应该担负起的性教育责任
——谈《青少年性问题:仗打输了》一文
高一(7) 梁锦钎 39
对于性教育的认识与普及,在如今信息发达的年代不免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切讨论。本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就要进行普及的性教育,竟不知为何成为了家长们避而不谈的话题。有家长强烈反对性教育教辅和课程的出现,声称“孩子还小不适宜。”;有疑似性暗示的动画片被家长喊停腰斩……家长们对一切与性沾边的内容都紧张兮兮,自以为对孩子做到了最好的思想保护。但是孩子们对性没有概念,对性的认识完全是一张白纸,便会有些孩子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接触了畸形的“性”观念,受到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影响。性教育,是为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工作,所以,性教育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不仅父母要担负起责任,要在大众传媒中有效控制,学校教育的有效普及更是责无旁贷。
其实早在1986年12月,查尔斯·克劳萨默先生就已经对行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新闻媒体人的查尔斯先生在《华盛顿邮报》中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少年性问题:仗打输了》的时事评论,从中我了解到:在当时的美国,避孕药已不经意进入到中学中,不少学校附近出现了有避孕药配药的诊所。在性教育没有得到有效普及之下,青少年们在大众传媒引导中形成了错误的性观念,导致不少青少年“偷食禁果”,未成年怀孕等的社会问题出现。但是社会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仿佛对此还“认输妥协”。查尔斯先生有力地抨击了政府的不作为,呼吁人们重视对性教育普及,就要从学校做起。
“在一个性充斥的文化里,学校也不是一方净土。只有修道院才是,如果它没有电缆的话。”“如果学校漠视那个世界,那个世界就将一成不变。”查尔斯先生很早便意识到学校并没有重视性教育,既然学校担负起培养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责任,就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对性教育知识层面的普及。性教育在个人成长合适的时间段总应该相应进行,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不会过早,也不会产生过多不利影响。但是现在的学生,在有机会上真正的生理卫生课时,要么大声起哄来掩饰尴尬,要么都脸红耳赤避而不谈。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不好受,面对着一群单纯的少男少女,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讲解,更不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对此,政府是不是就有责任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专业化领域,培养专业人士从事性教育辅导,让性教育更有效地进行呢。
不禁感叹于查尔斯先生深远的眼光,在还未进入大数据的年代,查尔斯先生便清晰认识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即使在学校落实到宣传,性教育还是需要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上做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文化盛行之下,青少年们会更倾向能满足好奇心的事物。比起课堂上老师的津津乐道,令人倍感新鲜的电视才是给青少年普及性知识的重要渠道。因为电视传媒不仅会“招来模仿者”,还会“引发了后效”。“他们不是在学校学的,他们是在家里学的,是从文化里学的,是从大众传媒中学的。”大众传媒应该做到的,就是宣扬正确的性思想观。既然要做到纠正歪风泄气,就要发挥传媒的作用。真正从青少年心智发展中出发,了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兴趣点,抓住先机,通过大众媒体的优势落实到对青少年的性知识影响。
性,不应该耻于启齿。性,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中可以找到更有效解决的办法。性教育无论是社会,政府,学校,父母都责无旁贷,只有政府重视性教育问题,才能责令学校行驶相关措施,家长帮助学校给孩子普及性知识,在大众传媒的渲染下,让青少年走上正确的心智健康发展的道路之中。只有每部分都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