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卡尔·罗杰斯
倾听的能力
倾听与同理心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我们由于很多的原因而无法做好一个倾听者。
同理心像玄幻小说里面的神识,内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在这基础上,外放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这意味着,我们是可以理解自己的内心并体会他人的感受。
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在于他直面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表达出来,所以小孩子也是可以灵敏的体会到我们的情绪,而且这不单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都有同理心,比如我们养的猫狗,他们也能准确的体会到我们愤怒或者开心的情绪,他们也会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情绪,比如“我很可怜”,希望以此引起我们的同理心,因为它们知道我们能接收到。同理心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的同时有助于我们趋利避害。
无法触及的心灵
没有同理心的倾听者,会让对方觉得好比对着一堵墙自言自语,毫无意义,甚至我们还会因为期待落空而因此发怒于对方。探究一下,为什么同理心与生俱来,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呢?是不懂得如何表达?还是我们丧失了这种能力?我个人见解如下:
社会环境
我们从小被教育应该做什么、想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想什么,要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我们不被鼓励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否则迎来的很可能是写着“爱”与“都是为了你好”的责备与嘲笑。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坚强”、“隐忍”,我们开始屏蔽来自内心的声音,当我们关掉我们的“神识”,我们不仅是无法内观,也无法体会别人了。
当我们跟别人沟通存在困难时,我们是否想着“他应该怎样”、“他不应该怎样”。比如当女朋友或老婆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如“你从来不好好听我说话”,被指责的你可能会生气,因为你自认做得很好。你很可能会说“我哪里没有好好听你说话了”,“怎么了?”,你心里面想着“她为什么突然这样?她应该就事论事,她不说具体的请求和事情,我又怎么知道呢?”
当我们无法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时,我们就会觉得她应该怎样怎样做,同时也正因为我们日常观念中就认为人应该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也用这种标签化和统一化认知来代替我们的同理心,因此我们更加无法体会对方的感受。然后我们也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孩子而言,如果他不够“坚强”,我们则担心他们以后会收到伤害,我们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爱,这都是看似正确的做法。
只有当某天我们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时候,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也将重新释放这种能力。
自以为是
阻止我们做倾听者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自以为是。即使我们想倾听别人,我们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而打断别人,除此之外还有:安慰、否定、纠正、回忆、询问、建议、辩解、同情、说教、比较等。这些都会阻止我们倾听别人。
肤浅
倾听时,如果我们的体会只停留着语言表面,我们是很难体会到对方的真实想法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对方的情绪感受、心理需求。建议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观察到什么”、“感受如何”、“需要什么”、“请求什么”。通过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来实现倾听。
优秀的倾听者
要想掌握倾听的能力需要正确的学习和练习,这里推荐几本书给大家,《共情的力量》、《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以下是我总结的倾听简化技巧:
1、体会对方的情绪感受,如“你很难过”、“你感到失望”,准确的情绪语言能帮我们快速沟通对方的内心,让他们知道我们能理解他们。
2、给予反馈,有时候我们的理解可能有误,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表达出来,以便于我们准确了解,如:“你是想要我多点陪陪你吗?”
3、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助于连接对方,如果自己封闭起来而只倾听,会给对方一种在跟医生说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