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星期日 15点35分
人心总是浮躁的,特别是有机会获得展示或认可的时候,也许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我也毫不例外,而且更甚。
昨天一位家长到学校送孩子读书,谈到写作的事,建议我可以在简书上申请个专号,加入其中,成为会员,就可以随时把写的东西发布上去,如果可以,会有人关注并点赞,估计会有适当的经济收入。
靠着写作赚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是清楚的。我最高的一篇文章稿费不过是600元,费了我几乎半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地改,最后才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发表在《当大教育家》上。
发在《中国教师报》上的文章,我所写的几乎都是千字左右的,不过一百元,《当家教育家》的稿费也是如此,千字百元。
我曾经想过,借助写作来实现另种管道的收入,来改变经济拮据的状况。后来一看,难度很大,如果仅靠投稿发表,一个月,纵使每天都发一篇文章,一个下来,也就只有3000元左右,何况我哪有那个实力每天都发表一篇文章?
字字篇篇都是血啊,熬不起,我就改变了写作的时间,几乎都是用下午的时间敲打,这样晚上的时间就可以从容地读本书,或是陪着家人看看电视,或是浏览自己喜欢的收藏群开展的活动。
从放暑假开始,我虽然也在写,但几乎很少往外发东西,投过几篇稿子,没有动静,我也就懒了。北京有一个平台用了我两篇稿子,浏览量不高,这个平台不太受关注,读者不多。
以往,凡是写完东西,经常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均衡发展群、北京合学教育群发,有几十人的关注,偶尔也有过百的时候。
但是我们的这些群几乎都是老师在里边,所写的范围几乎都要围绕教育那点事,圈儿就窄了。
母亲走后,我就很少发布东西了,特别是开学之后,我从未往外投稿,更没有往任何群里发布文章。从内心世界讲,我觉得自己应该休养一个阶段,需要保持低调的状态,不能过于张扬。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论语》中的句子,我反复揣摩后,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言多必失,就不如保持沉默。沉默或许是更大的进步。
也许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因为我近两个月,非常迷恋票证收藏,群里开展的各种拍卖活动,我常常围观到深夜,偶尔也会参与其间,购买相对可以接受的藏品。
但我所赚的钱是有限的,又不能四处借债来满足自己的爱好,于是就咬牙停住了脚步,待到有适当的积累时,再买进自己喜欢的藏品,丰富我收藏的品种,作为积累的资本。
在各种群里,如果不参与购买、拍卖,仅是围观,就纯粹是个看客了,当个看客,似乎就是个笑话,一个年近五十的人,天天傻呵呵地围观人家的收藏、买卖,岂不是笑话?
基于这种考虑,我最近就很少围观拍卖了,除了适当的删掉群内的信息外,很少摆弄手机了。
自从连上微信,我觉得手指头都扛不住劲了,手指皮明显薄了,用力过猛会有疼的感觉。玩物丧志,自从迷恋票证,书也很少读了,感觉自己的脑袋都空了,空的仿佛不曾生活过。
如此状态,还要肩负重任,简直是那难以置信的。有朋友劝我看些管理类书籍,为将来做准备。我认为正确,但几乎没动过,不是没有,手头确实有几本管理类书籍,都是名家的作品,很有指导意义。
学生家长的一番话,似乎给了我灵感,我仿佛看到了一扇门,这扇门可以让我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地域,从中获得长久的动力,于是就委托同事研究如何关注并实现投稿等任务。
同事研究了一番,终于搞明白了,告诉我如何转到qq上,而后转到微信中,再通过复制等形式,最后实现投稿。
我勉强学会了,在同事的指导下,接连投了三篇,都是最近写的随笔,生活琐事而已。
这个平台为写作者提供了机遇,但审核一定是很严的,否则怎么发布那么多文章,几万人在关注着这个平台,几乎都是读者,也是作者,所以入选的文章需要有些分量才行。
很快,我就收到了回复,某某文章没有入选某某栏目,继续努力之类。仿佛给我发红包似的,一连收到了好几个。
这似乎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我所写的这几篇,就算是一般性的练笔,离发布还有不小的距离。从这个角度讲,我就犯了急躁病,太急于求成了。头次见面,还没有准备好,就把作品扔出去,本身就是不谨慎的表现。
冷静一番,我就想明白了,要认真地读书,专注地修改,以最优的作品面对编辑老师,而后才有机会赢得读者的喜爱。
至于打赏,那就是未来的事了。
怀着一颗宁静的心上路吧,在深秋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