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很有意思,翻译成英文就是:
I want to see you
书中以44天的日记和当日小诗,串起了爱情从幻想到相遇,从相爱到患得患失的四个阶段。记录了和“他”从不相识到相遇,从初见到相恋,再到分手的过程。
“为什么是四十四天?”
“我的朋友说,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就要坚持做另一件事情44天作为交换。”
每一小节后的小诗,也很具美感。含蓄的,缓缓的,与情感息息相关。
期待“他”的出现,设想相遇的画面。准备好大大的拖鞋,两个杯子……为“他”的到来做好准备。
童话般的美好。正的会如所想的一样吗?
你的出现,到“我”慢慢确定你就是“他”。不是一见钟情,却也有独特的浪漫。
和所有情侣一样的开始,吃饭、看电影、牵手、散步、拥抱、谈心、接吻……
神经随着TA而牵动。
情感升温,彼此之间越来越了解。
让我收到触动的是“了解并不是理解”。
像《秒速五厘米》里的“我们就算相互发一千条短信,大概彼此的心也只能靠近一厘米吧。”,这样的孤独感,还是会存在。
争吵不可避免。问题也会渐渐出现。
在我看来,矛盾是一直会有的,但我们要把它当做是让我们更了解对方的必要存在。
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相互交流。我喜欢思想上不同见解的对抗,再寻求共同点,这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争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能完全冷静,不能理性思考。自然而然的,第一刻的想法,人会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观点上,为自己辩解。无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理性思考。
争吵之后,会不断的自我反思。这时,才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
我不害怕问题的出现,我害怕的从来都不是问题的出现!
“我担心有一天你突然不想再解决问题了,我拼命努力的样子得是多么难堪而无效呢。”
情感升温到达顶峰,接着的是平静期。
没有了之前的热情,多次争吵后,也感到累了。没有了之前的欢喜,相处久了,好像对什么都没了兴趣。
“挺可悲的,一开始爱情就已经是最高的限值,再往后相处,激情、耐心、爱意逐渐被消磨,直至为零。彼此感到厌烦、心累,是时候结束了。”现实中的快速恋爱,在我看来就是如此。
和旧的人,去做新的事,这是保持新鲜感的秘诀。(而不是和新的人,去做旧的事。)我相信它的存在,但我不期望会发生在我身边,坚信的认为,不会是我。
“你很喜欢TA,明知道你们不能走到最后,你还会选择开始吗?”
——我的选择一定是,会!
“你认为你会开启一段恋爱吗?”
——不会。如果不是永远,我宁愿不要。
“你这不是自我矛盾吗,会又不会的”
——如果,是我喜欢的人,如果是永远。答案一定是“会”。但是我不会喜欢上别人,也不存在永远。
这本书让我的思想有了两个转变:
一、我一直认为从一而终的爱情最美好,最纯粹的。
书里告诉我,不是所有的分开是因为有了新欢,不是因为情感的偏移。而是三观不合,是多次无法共同交流的痛苦。
每一份感情都可以是纯粹的。结束的一段感情是一个“试错”的机会,让你明白,你更适合和谁相处。
找一个灵魂上的伴侣。
看过一个视频,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给的恋爱建议,从幼儿到老年。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一位五六十岁的爷爷说的:“十年以后,房子、车,你也会有的,你要找的是一个真正懂你的人。”
谈过多次恋爱的人,不一定是轻浮的,不一定是随便的。TA可能比我们更勇敢,在每次结束后,还能有爱的能力,有敢于去爱的勇气。相比于我,勇敢多了。
二、我认为分手之后应该是删掉所有联系方式,不应该再有一点交集,成为完全的陌路人。
书中所说的,还能成为朋友。是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的。
现在想想,这应该是最高的境界。相互没有恨意,没有抱怨。偶然见到,还能打个招呼。两个人都放下了。
坦坦荡荡的~
生活依旧在继续。
曾经念念不忘,彻夜难眠的人,曾经以为一辈子的伤痛和遗憾,到后来,只是成为了人生的一段经历。
在未来的路上,虽然不会再遇见一个和过去一样的人,但会看到一个更加坚强勇敢的自己。
人生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温暖。
希望你们都能遇到那个唯一的TA
(ps:书中恋爱的阶段,过于浓烈的爱,进展太快,不是我所喜欢的,我更期待细水长流。或许,慢慢来,也是一种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