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通过对“我的世界”的质疑,看多清楚了一点世界。三十年,我自导自演了被批评指责的受害者角色。蛮不讲理脾气暴躁的老公,天天上演着对我指责批评否定的戏码,当然还其他群演——程度轻一点的迫害者、同情者、嘲笑者……我的内心通过被指责感受到真切的存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我会发出声音——不!这不公平!我也很不错,很值得被肯定、被表扬。想抗争的声音一出来,人开始愤怒——为什么!我不要!我可以不是这样的!起来反抗,而与世界抗争的首要安全对象就是我老公,对啦!就是他!是他把我迫害的!你看,不是吗?就是他天天在指责我:可以列举无数的场景。
看了多年的心理学书籍,我知道这是小时候的情感模式造成的,可我体验不到,或者是太痛了,不敢去体验。我只体验到被老公指责的痛,这个“痛”,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世界链接的原始方式。因有心理学学习背景,我用我的知识(讲道理)的方式,告诉自己——不是他,是你的养育者造成的。没有肯定真实感受的存在价值,没有允许真实感受去继续工作;反而又让理智出场去说服自己。真实感受和我理解的道理不同,我在这两者之间矛盾、纠缠,成长的步伐停滞不前。
此刻,我看到了真实感受的价值,同时否定理性思维的价值的声音又出现了,它们的纠缠从未停止。我看到了:被指责否定的场景是我与世界链接的最熟悉的模式;而理智是我生活到现在的有力保证。它们都是我的守护神,虽然它们南辕北辙、经常打架、从未和平相处(不可能和平),但它们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此刻的我。
我非常小的时候(大概3-4岁吧)就已经知道我必须努力、必须优秀,我要拯救家族,我要成为一颗闪亮的星,开启我们家族的新时代。理智告诉我前进的方向,我一直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走,这是理智的存在价值。而熟悉的相处模式也有它的价值,我现在能看到的是:我妈是冷淡的人,不会表达情感,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嫌弃我、而我报以她的是更多的嫌弃加上愤怒的情景。我与我妈的相处模式跟我们俩夫妻就很相像:我从内心嫌弃我老公(我嘴上不怎么说),他在现实层面以更嫌弃加愤怒的方式对我进行指责和否定(我自己眼中的现实)。这种相处模式让我感觉到与世界的真实链接,我现在知道内心是非常愉悦的(潜意识);但另一方面,被指责否定嫌弃又把无价值感抛在我面前,内心是极其痛苦的。所以这样模式既让我愉悦(潜意识)又让我痛苦(无价值感),我无法分辨。想推开痛苦的本能,产生了愤怒,这愤怒指向最近的人——我老公;可那份愉悦(窃喜)依然在滋养我,我无法摆脱对它的依恋,因此我一直想办法把周围制造成“案发现场”,继续享受着既痛苦又愉悦的一切。
至此,我自导自演的电影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断上演着,看到了自己的欺骗和真实,我想接下来的剧本肯定会是不同的。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只看美好的事物,有些人努力挣钱获得更多的物质保证……而我愿意把自己解剖,让过去所有的伤痛摊在阳光下,让它们慢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