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还是那么火热,风却是有点凉了。秋天是来了。
开学后,每一天都是忙碌的,腿脚的麻木和疼痛提示着我和年轻时的不同,虽然步伐依旧匆匆而有力。
心思纯净的就像高爽的青空,我知道,这一年,我们的目标非常艰苦而单纯,那就是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升入高中,努力成就更多的家长的家庭梦想,成就孩子的人生梦想。这么想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的使命很伟大,责任很重大,老师的意义和价值就一下子凸现了出来。
想想做老师30年了,有的时候不免自嘲自己有“下力”的好命,年轻那会儿,看到40几岁的人就已经是人们眼睛里的老教师了,他们可以退居二线歇息歇息了,50岁就可以内退回家了,好生羡慕!可是,那个时候,感觉50岁离自己好遥远,数着手指头,从还有30年,20年,10年……算到已经是50岁了,可是政策突变,我终究没有机会脱离一线,满满的工作量要干到退休。这种命运真的没有辜负我上学时做过的教师梦,我用30年,从一而终的工作,足足的体验到了做老师的酸甜苦辣。
那天看到一个小文章,说的是一个人问一个僧人,说:您修行前做什么?僧人说:挑水,砍柴。那人又问:您修行后做什么?僧人说:挑水,砍柴。那人说:那有什么不一样呢,那修行有什么用呢?僧人说:修行前,我挑水的时候想着砍柴,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修行后,我挑水是挑水,砍柴是砍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
都说,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做老师的工作尤其是。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而且对僧人的话深有同感。年轻那会做老师,满腔热情,灵感时时爆棚,时不时会有新的点子和想法,干劲那叫个十足,但是却难以持久,常常的会对一件事重复来重复去感到厌倦,更会对一个长久呆着的地方感到厌倦,时时的有想逃离的感觉。也真的有那么一次,我逃了,应聘到一中的高中部,待了两周,过了把高中语文老师的瘾,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机遇其实也意味着更艰巨的挑战,喜欢安于现状的我选择了回头,继续在我的老单位,老工作岗位熬着。
慢慢的不再折腾,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干活,日子久的就像是扯不断的线,有段日子,最大的理想是盼着退休。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日子其实是匆匆而过的,突然有个问题摆在了眼前:做了一辈子老师,你有什么成果吗?除了有一些还记得你的学生,你有什么东西证明你做过老师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心里很惶恐的回答:没有。
再回头看,上学时候的理想是这样的: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而且还有那么一副图画经常在这句豪言壮语下以背景的形式闪现:一个美丽的乡村学校,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拿着一本书,微笑着,身边绕着一群可爱的孩子……
我知道,慢慢的,在走着的路上,我渐渐远离了理想和初衷。
回来,回来吧!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唤。
我开始试着走出现在的学校去沉淀一下自己,开始让倦怠的心灵复苏,开始去找回那个曾经想做一个好老师的自己。
我选择了去支教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开始写支教日记。
站在学校门外看看我待久了的学校,突然觉得它是那么亲切,我竟然是热爱着它的。写着支教中的每个教育故事,我开始觉得我其实是喜欢着做老师的。
我坚持读了下来,虽然是杂乱的;我坚持写了下来,虽然是零碎的。
慢慢的,读书写作让我找回了自己。
这样的修行,让我的心渐渐沉静,我开始用心的体会做一个老师的美好和幸福,开始换一个心态,换一个思维,换一种方式体验教育生活。
工作中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影响着我生活方式的改变,读书写作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方式让我渐渐走出迷茫和困惑,渐渐达到一种淡定从容的境界。
不喧哗,自有声;洗铅华,自从容。
杨绛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段话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我才五十岁,我也许还做不到,但是我的确已经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而且我愿意慢慢到达这样的曼妙的风景。
我的三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了,往前看,三十年太长,回头看,三十年其实就是三分钟,你所走过的路,慢慢的印证着你的命运,也慢慢呈现出你的人生意义。你的梦始终如一的不远离你,你的人生能够绕着梦想画一个园,让你在某一天能够回到初心,你就是幸运的,圆满的。
如此说来,我还算是幸运的。
三十年前,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教着语文课,做着班主任,三十年后,我还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教着语文课,做着班主任,但是我已经不一样,如同那个僧人所说的。
秋天来了,天空的蓝天白云清澈了起来,春夏秋冬就这样渐渐的交替着,我们的人生也就这样渐渐的变化着,三十年为人师的日子却让我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孩子。我很想说,三十年没有离开学校,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