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绝不能沦于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一情况,他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
德军已占领一千五百多天的巴黎是座饥饿的城市,“六页报纸可以在十二分钟之内烧开一公升的水”,鸡在壁橱里啼鸣,兔子在浴缸里吃草。电影院依然有人光顾,“四个人在自行车上按每小时十三英里的速度蹬六个小时所发的电,可以放映两场电影”。跟开篇这部分带着点黑色幽默的描述相对的,是严肃但没那么热血的法国抵抗力量的内部角力。子弹还没打出去,不见血的战场上已经斗得不可开交。
现实本身永远比虚构的更有想象力,能迸出许多小说家都嫌太意外太夸张的情节。巴黎解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仿佛也是众多意想不到的小事故推波助澜的结果。如果戴高乐乘坐的那架飞越英吉利海峡的飞机少了一百二十秒的油量,或者那个藏身于阁楼上的德国人冲着车里的一个法国后脑勺开了一枪,我们所知的历史又会是截然不同的样子。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跟滔滔洪流比起来,它展示的更多是细节和分镜,从想回家的德国士兵之死,到将简陋的法国国旗再次悬挂于埃菲尔铁塔上的一场竞赛,让人想到的都是“时间的针脚”这种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