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杠杄,就是能够将你的努力放大,当你的方向选择正确的时候,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放大收益。但是,当你错误的时候,你短时间损失也是放大的。所以,各国对杠杄的使用都是谨慎的。比方说,你有10万块钱,如果损失了50%,剩了5万,你需要再涨100%才能够回收成本,所以杠杅是好东西,用的好,可以实现快速财富积累,用的不好,家破人亡。
正因为如此,股神巴菲特曾警告普通人,勿轻易玩杠杆。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近几年来,总有人以市场为赌场,以杠杆为交易手段,对投资者进行无情洗劫的同时,还对企业不止一次的上演着“敌意杠杆收购”戏码,正所谓,窃钩者诛,窃企业者——资本运作,它就是宝能。宝能背后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与资金问题一直未有明晰的答案,外界只是感觉这里水深,但又说不清楚。
以宝能系的浙商银行为例。短短十几年间,浙商银行从一家位于杭州、最小的一家全国股份制银行起步,最近几年的发展尤为迅猛。2014年末总资产规模是6700亿元,在2015年末突破1万亿元后,资产规模不断膨胀。年报显示,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分别达到1.35万亿元和1.54万亿元,四年时间总资产规模增长130%。这么快的增速,来自同业资产扩张。浙商银行甚至被称为新一代“同业之王”。从2014年到2016年,该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为39%、33%、34%; 但在2017年银监会转向强监管,剑指压缩表外、同业、理财业务后,大气候改变,该行信贷占比回升 至44%。
然而,这仅仅是表内资产。市场众所周知的是,浙商银行有一个与其有着干丝万缕联系的表外运作平台一浙江浙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银资本)。
按照浙银资本自己的口径,浙银资本用三年左右在全国布局了61个子公司,与400多家上市公司有过业务关系。工商资料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浙银资本对外投资了104家有限合伙基金,注册资本金均为1000万元。借道这些有限合伙公司,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投到一二级的股权市场。其最著名案例,莫过于成为“宝能系”买入万科A股的最大金主。而这些资金又成为“宝能系”旗下钜盛华、前海人寿等机构彼此循环注资、放大杠杆投资二级市场的资金来源,涉嫌金融机构的虚增资本问题。
再来说浙商宝能设立过程中,浙商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华福浙商资管计划认缴出资132.9亿元,宝能投资认缴出资67亿元。但实际出资时,宝能投资利用了合伙企业分期实缴出资的时间差以及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款的反向回流,其实际仅出资19亿元,另外48亿元资金系通过前海人寿除钜盛华外的4个股东及其关联方回流资金、循环出资虚构的现金流量。
宝能投资利用与浙商银行理财资金132.9亿元一起出资200亿元成立合伙企业时分批出资的“时间差”,将用于收购前海人寿股权的86.4亿元中的48亿元,通过股东借款回流的方式,用作劣后资金67亿元的一部分。具体操作如下:
首次注资:宝能系先从各个子公司以及合肥项目汇集19亿元,以该19亿元作为劣后,华福证券38亿元作为优先,注入钜盛华用于收购华南汽车(2016年1月更名为金丰通源)等股东持有的前海人寿股权;
第二次注资:华南汽车等股东获得收购资金后,再借给宝能投资,宝能投资拿出20亿元作为劣后、华福证券出资40亿元作为优先,继续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前海人寿股权;
第三次注资:以相同的方式,宝能投资又从其他股东借款30亿元作劣后,华福证券出资54.9亿元作优先,收购其他股东股权。
说到底,宝能不管是在汽车,房产还是资金上的所有作为,每个人心里都自有评论。真切希望宝能能用心对待每一个信任你的人,不要让投资人受伤。不然对企业用完即扔,对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也不负责任。最终你们一定会发现,你们在玩弄大家信任的同时,自己也已经无法全身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