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读毕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尽管翻译会有损原质,依然挡不住地喜欢这种风格。
细腻的场景描写,完全是电影镜头,带你身临其境,不同场景的剪切也如镜头运用。
她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高岸的人物。只是日常,如水流去的一日日中的平凡日常,却蕴藉了深深深深的人世间的性情。常人的一生也就如此,故事开场了,故事结束了。
因着这种平易贴近生活到近乎还原的风格,读来丝毫不会有文化的障碍,很多段落甚至引的人想到往事中的那么一瞬间。
她写阳光,写房子,写一条路,一扇窗,一草一木,历历如在眼前。又因为短篇小说的篇幅,提纯了,更显得清晰。
读者也成为故事的参与者,并非代入主角,而是进入场景,看着主角经历她的人生剧本。
好的叙事原来是这样,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待在场景里直到故事结束,并获得生命的感动。
在阅读的过程中又因为这些拟真的描写带起往事的回忆,未知的想象,各式细腻的情绪。这样的写作者应该得到获得阅读体验的读者的无数感谢,因为她引领你给予人世更多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