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干部考核既是干部管理的“规定动作”,也是检验干部成色的“度量衡”。当前,干部考核工作中仍然存在指标单一,强调“统一”的多,个性化评价指标少,主观因素比较大,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考核的精准度,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干部考核是一面镜子,要想映照出干部的真实状态,必须在优化考核方式、建强干部考察队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上下足功夫,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
要改变“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的做法,把功夫下在平时,做优考核“全周期管理”,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年终考核四种考核方式,在调研谈话、实地走访、查验核实中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了解干部的现实表现。不仅要看到“显绩”,也要看到“潜绩”,不仅要看“一时”,更要看“一贯”,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真正把“表态多、调门高”干部甄别出来,把“敢扛重活、能打硬仗”的干部发现出来,让“考得怎样”真实反映“干得如何”,确保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新形势下,一种考核办法“包打天下”的做法,已经难以准确衡量干部实绩。要用好用活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就要在差异化考核上下功夫,突出分类管理,坚持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同一层级、同一工作性质的干部用同一把尺子考量,提升辨“优劣”、识“能庸”的精准性,全面考准考实干部,着力解决干与不干、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让肯干能干的人脱颖而出,浑水摸鱼的人无“鱼”可摸,“躺平”的人无处可躺。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干部考核员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考核工作质量。现实中,受考核员自身认知水平、专业能力、综合分析等主观因素限制,在对干部评价时造成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缺乏个体鲜明特征。要把考察员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严把政治素质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强化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知事识人能力,使其在考核中能看得清、辨得明,确保考核结果客观真实。
考核是手段,关键在于结果“运用”。重“考”不重“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让考核结果的“好差评”成为干部的“正衣镜”,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助推器作用。要推动考核结果运用由“软”向“硬”转变,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挂钩,与监督管理、追责问责挂钩,让“干得好”的“考的好”“用的好”,营造“你追我赶争着干”的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