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8日,在别的老师周末休养之时,我们39位援疆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挑战自我和突破极限的团队培训。培训的项目很多,譬如31步移完小圆片、15秒内报完1-50个数字、一根钉子顶起12根钉子、短时间内记住38位伙伴老师的名字、通过30张图片破译30个数字、团队“过洞”活动;培训的目的各异,有的项目聚焦合作、有的重在分工、有的突出数理或文史专业知识、有的考验体力和毅力;培训的难度逐渐递增,尤其是团队抬人“过洞”的实验,我们失败了几十次,抬人几百次,每一次十几个人被抬过洞那边以后,总是因为团队成员触到洞的边缘而前功尽弃,所有人回到原点重来,继续在失败中摸索。回顾今天的培训,智慧与毅力交融、合作与分工并举、沟通与尝试共进,但整个培训的核心精神只有一个——百折不挠,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这些培训项目,在起初都看似无解、无法完成,但在团队成员的讨论、尝试、迭代、坚持、合作中,逐一被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一个个绝地逢生、震撼心灵的奇迹!
新疆,既有撼人心魄的独特风景和载歌载舞的美好人文,也有政治信仰和治安方面的风险,还有黄沙漫天和力不从心的高原反应,以及薄弱无助的学生学情,在新疆,困难比风景多,斗争比安逸多,寂寞比繁华多,严寒比舒适多。在新疆面对的事情和局面,犹如今天的培训,需要我们抱团取暖、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合力克服。
去新疆之前,我在龙华二外负责科研处工作,手头有学校的几个重大科研项目,我曾在一年多的时间发表三十多篇论文,领导非常赏识和信任我,如果不去新疆,按原来的脚步前行,我会在原单位一帆风顺。如果去新疆,意味着三年后从头开始,失去比得到多。但支教是一种教育情结,我一直想去支教,却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虽然去支教会失去很多切身利益,但我不想一辈子为利益而活,我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磨练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圆满。我去新疆支教,龙华区教育局领导高度支持和重视,在龙华区教育局局长蒙莹同志和书记谌叶春同志给我献花之后,在局长和书记的嘱托声中,我给自己写下了“新疆三年攻坚提升计划”,我将争分多秒,精进自己,立下了三年再发表75篇论文的目标,以及出版一本书——《深圳老师在新疆》的目标,发挥自己写作的长处,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和新疆教育,让教师的人生更有意义!
在新疆,生长着一种雪莲花,雪莲花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其生长的环境一般的植物根本无法存活,雪莲花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出发之前,我给自己打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希望自己成为一朵雪莲花,于最艰苦和最困难中突破自我,从教育的绝境中寻找希望,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方法,实现教育治疆的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