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当被人称呼“美女”或“亲”的时候,我总是自动启用防御系统。我不想给自己罗列理由,只是不想违心应和。
想当年,心心念念都想被叫作美女,甚至不止一次羡慕那些流芳千古的绝世颜容。时代更迭,称呼也随着时代吐故纳新。网络风靡的现下,“美女”俨然过渡成一种区别性别的称谓,而我因为性别原由自然入编。按理,实现了儿时的美女梦,我应该欢欣鼓舞,反之,我却未得其乐。不得其乐之原由,或者是不想为网络称谓推波助澜,或者,自己心下存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信念在作祟也未可知。总之,我只要被叫做“美女”,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有一种由心而生的条件反射。想去回绝,去屏蔽,但最后却只是做到了充耳不闻。
无论怎样,充耳不闻都不能称作一件好事,无论是对叫人者还是被叫者。毕竟,这与一个人的礼貌有关,当这个称谓泛到一定程度从而沦为一个群体的代言词时,它不再具有甄别性。于是,当你被叫“美女”时,你不要心花怒放,不要高估自己,这只是称呼,与美貌无关。于是,我会两难会尴尬,不答应会被质疑没素养,答应会愧对“美女”的配置。三庭五眼九头身,这才有应答的勇气吧。而我呢?已40大加,再被“美女美女”的叫着,如果还若无其事地应着,岂不是失了自知之明。从小到大,我一直告诫自己,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我是美女,你不叫也是;我原本不是,又应你如何?
中午,囡囡的老师发表了一则朋友圈,大体是讲述网络语文对人类文明的伤害。我第一时间点赞、互动并转发。我荐读给囡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热衷于网络新词,觉得这就是时代符号,但我却忽略了它们的生命力。网络新词只是应景而生的东西,它们没有生命的张力,更没有传承的必要。诸如“佛系”“油腻”等等红极一时的称谓,现在你再回看,它已经奄奄一息。
“美女”也是网络产物,人家隔着一张网,为了私欲叫得你心花怒放,管你真美假美。殊不知,这才真正滋生了伪善。于是,我曾经在几个大群中公开自己的观点:请不要叫我“美女”,我的ID叫“如烟”,既然是网络,大家遵循使用规则就万事大吉。
陌生人为了敷衍叫你“美女”也便罢了,特别是你视为朋友的人也张嘴叫“美女”的时候,我的心里会更加五味杂陈。既然已是熟络,名姓就是称谓,又何必多此一举?
“亲”是令我更为恐慌的一种称呼。那里面潜藏着浓浓的商业气息,有陌生却违和的假面味。我被叫作“亲”的机率相对少,因为我极少网购,而“亲”的更多生长土壤在网购平台。曾经被自己最亲的人以极为自然的口吻叫了一次“亲”,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叫合适吗?从那开始,这个称谓在我们之间消失不见。
关于网络新词的文章,囡囡没有回复我。没来得及看或者抵触情绪或许都是有的,但我相信,终究有一天,她会走进真正的优秀文化里,那是需要我们薪火相传的真正的精髓和要义。
所有的陌生或熟悉的友友,请不要叫我“美女”或“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