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笺《老子》第二章,如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先生诠释第一二句:知既是不知,知美既已是恶、知善既已是不善,无不同乎。进一步解释老子此意: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由分别法,生(产生)拣择见(意识),复以拣择见,助长分别法,爱憎进而致贪嗔。总结曰:鉴差别异既乖返朴入混,背平等齐物之大道。
然而老子不能自圆其说:老子于昭昭察察闷闷昏昏,固有拈有舍,未尚漫无甄选,一视同仁。是亦分别法,拣择见欤?曰无分别,自异于有分别耳,曰不拣择,无取于有拣择耳;又有无相生之理焉。进一步分析不能自圆其说之原因:盖身求存而知求言,真情实事也,无身无言,玄理高论也。情事真实,逃之不得、除之不能,而又未肯抛弃玄理,未屑卑其高论,无已,以高者玄理与真者事实委蛇而为缘饰焉。夫物之不齐,故物论难齐,生拣择见,由于分别法,憎法之有分别,乃以见之无拣择为对治,因果颠倒。又以其性格,引黑格尔言嘲笑老子:玄夜冥冥,莫辩毛色,遂以为群牛皆黑。
简言之,先生认为老子之意,产生分拣选择之意识就是恶,不可取,杜绝拣择之概念,就没有美丑善恶之现象。此颠倒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亦为老庄哲学之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