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容 从容痞子君的世界 2022-01-17 22:44
收录于话题
#2022年7个
#日常奇迹27个
日更已慢慢有习惯的感觉,渐渐与生活相融交界中。
只是目前仍在打乱着我的生活节奏。
上传《LOFT的出手入手》前20分钟,是我做完头发下地铁,离12点只差20分钟的时间。
然而我当天的文章还没有上传到库里,离住处骑车要5分钟,走路要22分钟。
下载APP需要流量,我舍不得,想赌一把。
告诉自己预留10分钟操作,10分钟后还没到家,就直接流量下APP双管齐下。
我在大马路上狂奔,克莱因蓝的外套在黑夜里格外明显,幸好一路绿灯,车也守规矩。
在人行道跑着时,还有两辆电动车跟着我,虽然他们比我先起步,但我比他们的速度快,直等到我停下休息时,他们才悠哉悠哉的从我身边开过,顺便好奇地看我几眼。
我到住处楼下时,还有10分钟,深夜没人跟我抢电梯。上电梯,开门,急冲冲穿着鞋往房间里冲,开机。
等待中,将文章粘贴到微信的文件传输记录作好准备。
随便搞个封面图,五分钟里上传完毕。
长嘘一口气后,环顾四周,房间乱糟糟,客厅乱糟糟,厨房久未做菜,哪哪都乱,记账APP提醒我久未记账。
再看自己文章,总觉得狗屎不如。
不免感叹牺牲一部分的生活和金钱坚持日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要不要为了保证质量一周一更呢?
还是依照着原先的主张,用日更逼迫自己着手解决更为重要的事,提高专注度呢?
但这每次问自己都有定论。
1月11号,心情不错,全程可以说是十分自律。以至于我有时间看完一整部电影《一九四二》和《成为沃伦巴菲特》,还有余力把自己的文章写完再上传。
《成为沃伦巴菲特》的观后感就是没有观后感。
我对炒股知之甚少,只知它有几年能让人家破人亡。而巴菲特更擅长长线操作,长线操作在我看来金额得要巨大,时间够久,才能体现出它的收益。
而对于他的发家史与生平,纪录片所讲述的过于简略,翻译出的话也显得很术语,我不知道细节,也很难采取信任。
更多的还是依靠公众号16-19年间得到的某篇文章的帮助,再回顾下纪录片,找到自己目前需要的建议。
最终还是采取新年初始的主张:朝着让一小时内的自己做更多的事情的方向努力。
向文章中巴菲特的做法学习,80/20原则。一天里做最重要的事,并极力避免那些不重要的事。
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现在,你就把你的目标写下来。
接下来,他让他选出前5个。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他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在第三步,你会看到巴菲特在排定优先级上面的天才之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只会专注于前5个目标,然后间歇性在其余的目标上投入精力。
但巴菲特没有。他建议弗林特:“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迈克尔·西蒙斯,公众号:扯淡堂为什么沃伦·巴菲特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
不停歇地思考,输入输出,更集中地关注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日更才不会打乱自己的生活。
至于预估做头发时间错误导致夜路狂奔,我当日已经下载完APP,除非我没有提前做底稿。
结果我真有一次没弄底稿。
《毕业第半年|捯饬自己变漂亮》这篇就是完全当天没写任何字,下午困着睡过头,闹钟没能叫醒我,晚上九点才悠悠转醒。
无奈把这篇在脑子里还只是只言片语的句子扔出来赶紧上传。
由此可见,电脑时代,无论如何得有备份,有底稿,保存好重要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