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台灯下
辅导刚上小学的孩子功课,翻书包看到一张卷子。看到卷子,孩子对我说:
"妈妈,我英语考了59分"
.……
早就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虎妈
要陪孩子”慢成长”
不要和别人比分数
不要只看分数
不要因为别人家孩子的1234而自己5678
可是,听到这个分数后,我的心还是忠实的反应了我的情绪
感觉不小心漏跳了好几下。
我顺势调整了一下自己,先安慰孩子: 分数不重要,关键是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的你有了进步啊?来,让我们看看,题都错哪里了?差一分及格,估计老师打了不少X吧,老师为什么那么喜欢打X呢?
打开卷子,我楞了,全是对勾。
"妈妈,我把几个答案B的方向写反了,所以老师给我减了一分,要不然我就可以拿到满分60分了。"
???……
什么
满分60分而不是100分
还好,我没有冲孩子发脾气
还好,我调整了一下自己
还好,我愿意和孩子一起平心静气面对
可是,
谁也没有规定满分就是100分啊!为什么我会想当然认为是100分呢?面对问题时,为什么总会带着一种固定思维?都没有想到先去了解认识问题,而是自动在脑袋了做了如下加工
满分100分,而我孩子考了59分,不及格
这次我控制了自己,没有发脾气,愿意和孩子一起去了解
那,又有多少次,在不经意间,我们是按照我们的思维定势直接给孩子打了标签,下了结论?
久而久之,孩子被我们以种种固有思维模式的管教而束缚,会变得轻易否定自己,讨好别人,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自信。
认为自己被父母这样对待的我们,曾心里发誓,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一定不这样对他,我一定做一个不同于自己父母的好父母,给孩子心灵和思想的自由,可是,大多数,当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却不幸的依然活成了我们父母的样子,有些方面甚至更典型。
不希望孩子再经历过的原生家庭的束缚,能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作为父母,是否也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是否抱着全然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