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周六 多云
我好久没有翻朋友圈了,中午休息的时候看了看。
翻了一会,我发现了个有意思的。
看到有几个人发圈的时候,在开头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后面巴拉阿拉说了一通希望朋友们或帮忙投票或帮忙点赞的。
我感觉心里不舒服。我不舒服不是因为他们发的内容,而是他们说的“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所以这又让我思考了,为什么这会让我不舒服?
第一,界限的意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在我的朋友圈发东西,你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屏蔽,我有发的权利,你有看与不看的权利。
就好像我走在路上,有个陌生人朝我迎面走来,与我擦身而过,难道我还要跟他说,不好意思,我挡你路了;不好意思,我丑到你了…
第二,自信的问题。发圈开头就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了",给我感觉不自信。
就像我今天看到朋友圈的,都是希望别人帮忙点赞,投票之类的。其实吧,你发出来就是求助的,别人乐意帮忙顺手就帮你点了,不想帮忙也就滑走了。
说那么一句话,给我感觉就是既想让别人帮忙,又想让人觉得你礼貌客气没麻烦到人。
本来就是想让人家帮忙的,还要遮遮掩掩,说:不好意思,打扰了。既然知道打扰,为什么还发圈?
不如就直接大大方方地说,我参加了XXX,需要大家的帮忙,点赞、投票的截图到我这,发红包。多好!
或者说,我参加了XXX,需要大家帮忙点赞,投票,高抬一下你的贵手,在此先谢谢啦!这也比一上来就说"不好意思,打扰了"强多了。
第三,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需要。本来能帮忙,自己心里挺开心的,不过一听说"打扰你了",我就整个心里不对味了。相信很多人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
就好像妈妈照顾孩子时,孩子却对妈妈说,妈妈,不好意思,打扰你了,麻烦你了。什么感觉?
有时候礼貌客气是好事,但是不分人物、交情深浅、场合乱来,就给人留下虚伪、随意被对待的感觉了。
本来我想帮忙心里也不想帮了,或者即使我帮了心里也不痛快。然后就剩那句"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来来回回在脑袋里盘旋。
另外一个,你既然需要别人的帮忙,就要思考一下别人帮了后你给别人的回报,不要一上来就"不好意思,打扰了",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把别人的帮忙给带过了。
帮忙的人,自己感觉好像吃了个亏,但不知道亏在那里。
给别人的回报,要么根据帮忙的事情重不重要自己衡量,要么提前跟别人协商好。
感谢今天的朋友圈给我提供了一个日记素材。好啦,希望下次不要在朋友圈再看到"不好意思,打扰了"这样开头的求助信息,大大方方把求助亮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