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近用播客填满了原本枯燥的通勤时间,收获颇丰,懊悔怎么早没有发现这个好途径,之前用漫无目的的刷手机浪费了大量时间,所以看到纵横四海的《时间贫困》这个标题,更感兴趣,收获六个决心要改变行动的点:
1、科学设定自.由支配时间
当我们自.由掌控的时间超过2小时,快乐感开始递减,怪不得之前有刷一下午手机,反而不快乐还很焦虑,原因是快乐感也有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设定每次娱乐时间为30分钟,掌控快乐时间的节奏,“物超所值”
2、记录你的时间(苹果日历/谷歌日历)
人对时间的主观感受非常不准确,诚实的记录自己的时间开支,可以帮助你认识你自己,面对自己,帮助自己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和改进,当时间记录变成一个習惯,对时间的判断就会越来越精.准,反而更自.由
3、追求有价值的,真.正的快乐
刷手机,漫无目的刷社交媒体等多巴胺驱动的快乐只是眼下的快乐,不能产生长久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能产生目标感和成就感的快乐才是长久的快乐,比如看感兴趣的书,有质量的社交,与自然接触,散步
4、快乐捆.绑
把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捆.绑在一起,如通勤+听播客;快走+打电话,找到目标感,联结感,增加不喜欢的事的意义,可以大大提高价值感,这一点在实践中,非常好用,让原本无意义的通勤时间,变的更有价值
5、保持每天有运动时间
你踏出的每一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踏进了一个循环,或正向或负向,鼓励自己踏入良性循环,运动就是正向的例子,越运动越觉得时间充沛,运动带来自我效能感提升,效能提升带来时间充沛感,形成正向循环
6、警惕细沙陷阱
很多可有可无的小事就像是细沙,不知不觉填满了我们的时间罐,比如被多巴胺劫持刷手机,秒回消息,过渡承诺等,要有储时罐的概念,先放入石块(优先级蕞高的事)、再次是石子(次级重要的事),蕞.后是细沙(可有可无的小事)
除此以外,这期播客中还有更多更细的内容,以上六点是针对我自己的情况,计划优化的行为点,记得《认知觉醒》的一句话,只有当看过的内容,真.正改变你的行为,才算有.效,因此,重在行动,希望对你有启发
感谢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