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贪嗔痴故事,并非首创

郑克,南宋开封籍司法官员、法医学家。

宣和六年(1124)进士,南宋绍兴三年(1133)任承直郎,后历任上元县尉、湖州提刑司干办官等职,擅长刑狱勘验。


中国现存最早的狱讼案例汇编著作《折狱龟鉴》就是他编纂的。

该书辑录春秋至北宋年间的395个典型案例,分释冤、鞫情、议罪、省过、惩恶、察奸、核奸、察贼等20门,并附按语进行析辨,系统总结了前人在案件的侦破、检验、审讯、判决和平反等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


该书继承并发展了五代和凝父子的《疑狱集》体系,对后世司法实践、法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节选唐宋官员崔黯、张咏审判和尚的故事。可见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崔黯搜孥

唐朝官员崔黯,曾治理湖南。

有个品行恶劣的年轻人,自己剃光头发、以铁圈束颈,去做佣工仆役。假托佛教,用虚假的手段迷惑愚昧的百姓,积累的钱财多达上万。

崔黯刚到任,那个恶少担心自己的事情败露,就拿着文书到府衙去,说:“我发愿修行三年,现在已经期满,请允许我取下刑具,回归世俗。”

崔黯问他:“这三年里,你得了多少钱财?”

恶少回答:“都随时用掉了,没记过数。”

崔黯又问:“那你花费了多少?”

恶少说:“不少于三千缗。”

崔黯说:“花费的数目有记录,收纳的钱财却不记数,这难道没有欺骗隐瞒吗!”

于是下令搜查他的住处,发现他的妻子儿女所积累的财物,比普通百姓还要多。

恶少认罪,承认了自己的欺诈行为,崔黯当即把他交给司法部门处置。


张咏勘僧

宋代名臣张咏担任江宁府知府时,有个僧人呈上文书,请求出具通行凭证。

张咏坐在公案前,仔细看了他很久,然后判决将他送往司理院,审问他这个杀人凶手。

第二天,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听审,都不明白其中的缘故。

张咏传召那个僧人问:“你做和尚多少年了?”

僧人回答:“七年。”

张咏又问:“那你的额头为什么有系头巾的痕迹?”

僧人惶恐不安,认罪伏法。

原来,这家伙曾与一位僧人同行,在路上偷偷把僧人杀了,夺走了他的祠部戒牒(和尚的身份证明),自己剃了头发,冒充成了和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法秀在历史上只有零星的记载,但作为北魏历史上刘灵助、法庆、法秀三大比较大的宗教领袖造反之一,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和...
    惘然生烟阅读 1,901评论 0 4
  • 【这个和尚——狂拽帅气吊炸天】 一、史评 广孝器宇恢弘,性怀冲澹。初学佛名道衍,潜心内典,得其阃奥,发挥激昂,广博...
    兴时态_198812阅读 598评论 0 0
  • 1. “心行处灭”,这也可以说就是禅宗道场的宗旨。为什么讲言语道断呢?就是你一说话,你就分神了。不论你到道场来,还...
    冰之舞6阅读 6,445评论 1 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78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8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