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反对董卓废嫡立庶?

当晚十点左右,吕布提刀直接进入丁原账内,此时丁原正借着烛光看书呢。优秀的人,不会浪费一丝能够学习进步的时光,伟大的人之所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他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贫寒出身的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学习呢?见到吕布进来,丁原一边看书一边问:“孩儿深夜来此,有啥事呀?”吕布愤然说道:“我是堂堂大丈夫,怎么可能当你的儿子呢?”丁原放下书,起身站立,不解地问道:“奉先,你这是因为啥变心了?”吕布向前一步,二话不说,直接一刀砍下了丁原首级。吕布杀起爹来,真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吕布走出账外,对兵士们说道:“丁原不仁,我已经把他杀了。有想跟着我一起发财的,就留下,不想跟我混的,想去哪就去哪。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大家好好想想吧!”说完,军士走了大半。丁原就这么死了,手下将士,没有一个站出来要为他报仇、或为他讨要说法的,是大家惧怕吕布的勇猛?还是平时丁原的恩情不够,导致大家无所谓呢?大半士兵都走了,可能是离家几个月,想家了吧!一将功成万骨枯,建功立业的基本上都是上头当官的,小兵多数都是炮灰,真正像丁原一样,从基层做起,升到如此高位,那是凤毛麟角;丁原来到京城洛阳,什么事都没干成,貌似他就是一个快递员,把自己的兵士带来送给董卓的。之前丁原把张辽、张扬等送到京城任职,这些人也在董卓收编何进部队之后,变成了董卓的人,所以说,丁原就是快递员,就是客车司机,兵士送到了,自己完成了任务,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吕布在丁原处究竟是何职位?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职位不高,待遇不佳。而且吕布品行不好,丁原肯定会时刻教育他、历练他,苦其心志,不给升职。越是这样,吕布怨气越深,导致吕布最终叛变,自己含恨而终。一个领导人要能满足属下的需求,帮助他们追求得到自己的目标。赚了钱之后,就要分钱,这样凝聚力才能好一些,下属才能愿意和你一直干下去,才能维护你、拥护你。好工作不好找,普通的工作一大堆。在你这工资不高,干的还不开心,那我为什么还留在你这呢?丁原应该就是脑子里只有工作,不喜欢谈感情、不喜欢谈钱。所以,部下对他也是没有感情,没有忠诚度。丁原本就应该远离京城政治旋涡,这里不适合他,性格耿直端正的他就应该待在并州,稳稳地做你的刺史。秉烛夜书,厉兵秣马,抵抗外族,报效国家,岂不快哉?丁原的悲剧,值得深思!第二天,吕布手持丁原首级,来见李肃。李肃随即将吕布引荐给董卓。董卓大喜,摆酒接待。董卓很会来事,竟然先施礼恭迎吕布:“我今天能够得到将军相助,如旱苗得到甘雨浇灌啊。”吕布更是狡猾,低头参拜,对董卓说道:“公若不嫌弃,就请收我为干儿子吧。”董卓哑然大笑,此情此景,不收也不行了,只能认他做干儿子,否则现场就尴尬了,僵在那,容易把事情搞砸。既然认了,就得给改口钱呀,董卓随即赐吕布金甲锦袍,接待酒筵喝的那是非常尽兴。有了吕布的加入,董卓自认实力雄厚,无人能敌。来到京城,他已经先后收编了何进、何苗以及丁原的部下,自己不费一兵一卒,人马反倒有所增加。实力增长了的董卓有点飘了,他给自己封了个前将军,封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吕布确实封侯拜将了,坐上了骑兵团团长,开始朝着人生巅峰迈去。只可惜,他自认为杀丁原是非常对的投名状,但却成为了他的人生污点,一生都挥之不去,被世人唾骂。就算不杀丁原,吕布也能得到这样的官职。这个官并不大,董卓没给他封太高的官职,也是考虑老部下将领们的感受。刚来的新人,直接给高工资,超过了原来的老人,是容易引起团队的内部矛盾的。

李儒劝董卓,早点搞定废立之事。董卓于是计划在宫中设宴,邀请所有公卿大臣,同时让吕布带领千余名甲士,站立在左右,震慑大家。设宴当天,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与百官全部到齐。酒行数巡,董卓按剑走上前来,再次提及:“现在的皇帝刘辩太弱,不适合当皇帝;我将效仿伊尹、霍光,废皇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若有不从者,斩!”群臣听后,惊恐不敢言语。群臣静默之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皇帝刚刚继位没多久,并没有什么过错;你就想废嫡立庶,你这不是篡逆造反,是什么?”袁绍哪来的勇气,胆敢在这个时候反董卓?上一次温明园他为什么不表态?原因很简单:1、袁绍虽然是长子,但他的妈妈不是正妻,是妾,所以袁绍和弟弟袁术之间有嫡庶之争。正妻所生的袁术始终认为自己是嫡长子,应该继承袁氏家业,就算袁绍过继给了伯父袁成,继承了袁成的爵位,勉强算得上是嫡长子,但是袁绍的嫡长子身份,袁术是不会承认的;所以,袁绍不认可董卓废嫡立庶,也是为了自己与袁术的嫡庶之争,更占优势,更具法理;2、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袁绍的嫡长子身份,从而继承家业,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袁绍很努力,确实得到了很多认可,包括此次诛杀十常侍,保护皇帝刘辩有功,为他在士族官僚中,争得了很高的名气。因为有功,袁绍官职已经从司隶校尉,晋升成为中军校尉。因为何进死了,刘辩若是继续当皇帝,他将受益匪浅,前途不可限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大家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争利。一旦董卓废嫡立庶成功,权力就会转移到董卓手上去,袁绍将失去对朝政的控制,这是他不想看到的。董卓大怒:“天下事我说了算!我今天就这么干了,谁敢不从?你是认为我的剑不够锋利吗?”袁绍也拔剑怒道:“你的剑锋利,我的剑也不是吃素的!”两人在宴席之上对立起来。

正是: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毕竟袁绍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