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都是这个电影的广告,那个胖胖的女孩缅怀妈妈的故事,被各个公众号掰开了揉碎了讲。本来以为热度是一时的,没想到元宵将至,依然势头很猛,于是乎我微信里关注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公众号每天换着花样介绍里面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贾玲到张小斐到陈赫到小岳岳到大张伟到沈腾,就差几个群演没有一一介绍了。
很多同事跟我说,因为看过同名的小品,知道故事梗概,电影就是小品的拓展,所以没有什么期待了。今天忍不住好奇,去把这个小品看了一遍,看完后立即订了张电影票。
挑了家门口一个电影院的小厅(因为票价最便宜),里面总共二三十个座位,坐了七八个人。前半段电影院很欢乐,我坐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一个老阿姨的笑声遥相呼应,里面的情节卡在了我的笑点上。本来担心会影响到别人,结果发现声音最小的那对小情侣也是在偷偷笑,心里也就没这么内疚了。
剧情推进到后半段反转,场上异常安静,音乐响起的时候,情绪慢慢的被剧情浸透了。电影结束后,几个人在电梯里相遇眼睛都红红的,感觉有点诡异和尴尬。
因为电影太火了,很多经典片段之前在短视频里都有刷到过,身边看过的朋友讨论的时候也有剧透,再加上今天刚看了小品,故事梗概其实我都大概了解了,还是想去看一看,丧丧的情绪被剧中李焕英对孩子的那种浓烈而又松弛的爱治愈了。
最感动的两个点:
李焕英喊着:“我宝!”冲向落叶堆里接住了晓玲。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块儿被这个义无反顾没有丝毫犹豫的小情节深深地打动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发自内心的爱。
电影结尾的字幕和真人照片,李焕英年轻的模样和简介。心里很羡慕贾玲,用这样一种方式宽慰了自己的思念。
那些在公众号里反复解读贾玲以及母亲这一段往事的内容让我有些审美疲劳,甚至一度产生了反感,感觉他们无意间充当了祥林嫂的角色,把这一份纯粹的感情写得有些俗气了。
或许于当事人而言,票房大卖并不是初衷,把自己的这一段别人无法感同身受的遗憾公开更不是,但是这是无法省略的一个步骤。
她想告诉这个世界:
有这样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人,就像千千万万爱孩子的母亲一样,她来过,影响了很少的人,以至于她离开以后就像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一样,了无痕迹。但是她真的来过,在女儿的心里,在爱人的心里,在那段永不褪色的记忆里,鲜活明亮,刻骨铭心。然后她带着我的爱和牵挂,离开了,在我心里烙下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再画满的圆,从此思念是我俩最深的羁绊。
可是记忆也会出现偏差的吧,好害怕我在纷繁错乱的回忆中,模糊了你的样子,忘记了自己有多爱你。所以,我拍了这个电影,把我最深的爱藏在里面。
告诉大家,
这是我的妈妈,我爱她,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