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是害怕,越是失败
为何我们面对紧张的时候总是无所适从,甚至发挥失常。
场景1:老天呀,我一定要防住这颗球!....是科比,他晃开了对手Wang,绝杀成功。
场景2:承载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我要考上好大学!...王同学,没带准考证不能进去考场。
场景3:我好紧张呀,这次面试一定要浑身解数地发挥!...王先生,请先回去等我们的通知。
场景4:全身在冒汗,第三次科目二考试一定要通过呀!...未系安全带,本次考试结束。
场景5:我等了三年就是为了这次晋升,我不能失误!...老王,我觉得下次你一定可以的。
.......
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以上紧张恐惧的场景,这些经历除了让我们痛苦万分之外,我们还得吞下因为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
TED课程《无所畏惧,学无止境》中提到,我们应将每次恐惧当成是自我成长的机遇点,然而每次面对重大的“测试”“抉择”,窒息般的压力总是从脚底板盘旋到头部,让我们全身无力,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准,总是在事后懊恼不已,捶胸顿足。
面对机遇难得,抓住成长机遇点既能转身的时代,应对恐惧,我们应当秉持何种态度呢?评书大师单田芳在其作品中的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便是大将出马前说:“休要担心,莫要害怕,给我闪退一旁!”
每每担心发生的突发情况,往往如期而至
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当我们下楼梯的时候,如果心里默念:“我要小心不要摔到”!我敢保证,你跌倒的概率比你发挥潜意识不去担心会不会掉下去的下楼要大。每每担心害怕出现的情况,总是像你路过人行道时不合时宜的红灯一样出现。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的表演以精彩及稳健而闻名,零失误的过往战绩让人啧啧成奇。在1978年,已经73岁的瓦伦达打算在他一生最爱的钢丝上完成收官之作的最后一次表演。在波多黎各海滨城市圣胡安,他的零失误完美记录被打破了,表现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走到钢丝中间,就从数十米高的钢丝摔下,不幸罹难。事后,其妻子哭道:“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这种因为巨大心理压力及恐惧造成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在心理学被称为“瓦伦达效应”,因为反复担心失败,反复琢磨会导致自己失败的因素,推动“担心的失败”达成实现的要素,最终成为“现实中的失败”,失败模型:上场发挥,担心失败→反复提醒,患得患失→失败因素,逐一实现→系统应验,失败成真。
在你生活中,是否有印证该效应的案例?当时你的表现是怎么样?事后你是怎么自省的?
再糟糕又能怎么样,让恐惧成为你的朋友而非敌手
恐惧席卷扑面而来的时候,问问内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事情搞砸了真的有那么糟糕么?
在刚开始从事人力资源职业时,每天我总是在惶惶不安中度过,我的候选人会接受我的OFFER么?我的奖金核算真的能保证正确么?我写的邮件好像抄送错别人了?我开展的培训课程明天会有多少人参与呢?每天上班前,我总是带着畏惧与焦虑不安,然而在入睡前的自省环节,我发现,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
打破失败系统,我们应该构建正确的思维并且具体执行,这样,我们可以做到正确处理恐惧及压力,表现将更加游刃有余!老实说,可没有人愿意当那个被人一想起失败就举例的倒霉蛋,将恐惧当成你的朋友,你会发现这位恼人的伙伴竟然还有一丝可爱。
思维一:写下焦虑,搁置一边
在开始上场之前,写下你的焦虑及会导致你失败的各个因素,把它锁在抽屉或者任何你看不到的地方,这么做对你是有好处的。
美国的两位大学老师Gerardo Ramirez和Sian Beilock发现,如果有考前忧郁的学生在考前十分钟写下他们的担忧,那么他们就能在考试中有好的表现。更妙的是,焦虑程度越深的童鞋改善越明显。
既然信息及数据可以外包给外部的载体,在上场之前,我们也把焦虑外包出去,让我们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的场上去,你要认清楚写下焦虑=卸下焦虑。
现在试试:在重大测试前写下给你带来恐惧的焦虑是那些。
思维二:还原现实,模拟演练
霓虹灯、音乐,彩妆……试着回忆一下,在大型表演正式开播之前总会设置彩排环节,彩排都是尽可能还原真实环境。除了能模拟排查出表演整体运营方案的缺陷,对于彩排参与者而言,这真是一场来之不易的演练机会呀!
在开始人生第一场校园招聘时,我特别担心自己宣讲得不好,无法正确向应征的同学们传递企业及岗位信息。在动身出差前,我在公司内部找了一间接近于宣讲会现场的会议室。邀请了几个同事扮演学生的角色,在群众演员的注视下开启了我的第一次校园宣讲……通过这种有意的练习,在正式的宣讲会过程中,我大获成功。
在正式上场前,给自己加点戏,抓住机会进行彩排吧!
现在试试:安排一次近期即将要开始的测验,尽量还原真实环境,然后开始你的练习。
思维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如果将我们的每一次考验当作一部电影,我们的焦虑及恐惧总是迫不及待的提醒着你:赶紧翻到快进到最后,说不定就是你设想的那个坏结局呢?我们容易犯错的地方正是,过于关注结果而非过程,眼里看到都是大洋彼岸,却忽略了自己如何抵挡对岸的过程。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一部极具温情的印度电影,印度教教徒帕万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与母亲走失并有语言障碍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达。在得知沙希达是巴基斯坦人后,帕万放弃国家与宗教分歧,决定帮助她回家,可在回巴基斯坦途中却四处碰壁,遭遇领事馆冲突、被旅游局欺骗之后,帕万没有关注是否结果会失败,而是在过程中,尽力抓住每次能让沙希达回家的机会。
不要太早给自己设定结果,我们更需要以系统的视角关注我们操作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模块。恐惧总是来源对失败的担心,如果每步骤都能表现达标,好结果也将随之而来。
现在试试:在脑海里回忆一部对你影响最大的电影,思考自己还记得电影中的结构么?它是如何推动结局的发生的?
对待“恐惧”这个令人生畏的对象时,我们得看清它的三个“面目”‘
恐惧是一位喋喋不休的导师,能指出我们重复的失误所在;恐惧是一位的严厉的朋友,总是在提醒我们不够优秀;恐惧是一位可敬的对手,为我们的成功增添难度。
接下来,面对恐惧困境,请不要担心这担心哪
请大胆对自己说:“没关系,我可以”
现在试试:你的上场时间到了,是时候开始你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