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读书会情况
1. 参与人员:六六妈,想想妈,想想爸爸,丁丁妈,小石头妈,小石头爸,
2.未到人员:乐乐妈,龙跃妈,子墨妈,麦冬爸,既明妈,小葫芦爸
3.提问人员:想想妈,六六妈,小石头妈
4.回应人员:石头爸,丁丁妈,六六妈
二 . 读书会问题及汇总
想想妈妈的问题
1.3-6岁的男孩子,是否有必要报运动类的兴趣班?
2.孩子放学回来后,可以针对性的安排哪些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3.为3-6岁的男孩,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平时生活中怎么样做比较妥当?(会不会出现让孩子有和别人家孩子比的感受?)
小石头妈妈的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愿意参加骑行、徒步、跑步等运动项目,却不愿意参加培训班的球类运动项目?
2.家长如何做,孩子才能不将运动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
3.如果孩子坚持自己在家运动锻炼,有哪些运动项目比较合适?多大的运动量比较合理?
丁丁妈妈的问题
1.孩子在进行一项体育运动时,可能前期比较新鲜投入,时间久了兴趣没那么大了,比如跑步,跳绳,足球,篮球,游泳,如何让孩子就一项运动能自愿长久的坚持下去?这个坚持可能是2到3年甚至更久
2.家长如何做,孩子才能不将运动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
这些问题有一些非常相似,我们把问题进行了分类,小组讨论后给出来不同的意见。
问题一:3-6岁的男孩子,是否有必要报运动类的兴趣班?
建议:由于小麦森林的运动量已经比较大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到外面报名运动类培训班,如果非要报,可以选择例如游泳这样小麦没有的课程。
问题二:孩子放学回来后,可以针对性的安排哪些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建议:精细运动可以有剪纸、折纸和用筷子吃饭,大运动可以延续小麦的翻滚、侧手翻等运动。
问题三:为3-6岁的男孩,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平时生活中怎么样做比较妥当?
建议:只要是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人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奥特曼、父亲、哥哥或者大麦班的哥哥姐姐都行。
问题四:孩子为什么会愿意参加骑行、徒步、跑步等运动项目,却不愿意参加培训班的球类运动项目?加培训班的球类运动项目?
建议:这类运动一般都有父母陪同参与,孩子应该更在意的是父母的陪同,培训班的运动项目孩子不愿意参加,要分析原因,可能跟教练有关系,严格而很少鼓励孩子,强调比赛和竞争,忽略了运动的本质。
问题五:孩子在进行一项体育运动时,可能前期比较新鲜投入,时间久了兴趣没那么大了,比如跑步,跳绳,足球,篮球,游泳,如何让孩子就一项运动能自愿长久的坚持下去?这个坚持可能是2到3年甚至更久
建议:首先家长要思考让孩子参加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锻炼身体,就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只要孩子愿意,达到了目的即可。如果是走专业路线就另当别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家长的陪同,先让孩子爱上这项运动,再加上有一位合适的教练,孩子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会更大。
三 . 读书会总结及分析
1、出勤报告:应到10组,实到4组。
2、会议亮点:
1.思维导图的分享让第九章节更清晰。
2.提问者都提了三个问题。
3、会议不足:本周伙伴们参与度相对不高
4、改进措施:
① 协调好时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四 . 准备事项
这周会前准备:大家精读第十章,周五前收集完毕问题或读书感想,周六周日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整理好回应话术,同时也为辩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