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访老子,两人讨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老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快乐有趣
孔子拜访老子,两人讨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老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当时的京都洛邑聚集了大批精通传统文化的学者,老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孔子此次考察京都,尤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去拜访老子这位博学多识的大学者。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次会晤也非同寻常。
它远远超出了拜访本身的题中之义,实现孔子当面向老子请教问题的愿望,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之所以将此次会晤作如此之高的定位,是因为两人讨论的问题关乎中国历史的运动方向、关乎时代脉搏的跳动、关乎文化发展的轨迹。
即,应当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拯救现有的世界。概而言之即为,处于社会整体转型的关键时刻的中国社会应当走向何方?
欲解决此问题,必须得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进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救世”的蓝图。
面对这么深刻的问题,恐怕只有孔子和老子这样的先知先觉者才能够独具慧眼,透过时代的迷雾寻找到答案。
终于,两位哲人不约而同地怀着“救世”之决心,从历史的黑暗中走出来,于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文化底蕴繁盛似锦的洛邑见面了。
寒喧过后,孔子慷慨激昂地说道:“如今之世真是让人难以理喻啊!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我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思苦想用尽了所有招数。我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让那些君主们认可我的主张,可他们就是置若一闻,懒得理会。我觉得自己真的好难啊!"
听罢,老子语带弦外之音,不紧不慢地对孔子说:“现在,许多思想家为了让人们相信他的主张,往往善于诡辩,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把人们忽悠得晕头转向。听众往往会因此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判断。我认为,不管是思想家还是听众,时刻都不要忘记自己要说什么或者要听什么。"
这种语气预示着,两人的对话将会是一场波澜壮阔,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好在孔子是有备而来,能够从容应对。
其实,经过多年的探索,孔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路。该思路的基础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通过复活“周礼”的权威性,“拨乱世返之正”,重现西周时代的辉煌。用孔子的话说就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
可是,孔子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道”,为什么还要跑到千里之外的洛邑问“道”于老子呢?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任何思想都需要得到验证,尤其是得到权威者的肯定。
老子是当时学术界的权威,"听他的一番指教定会颇有收获,这就是孔子“问礼老子”的真正原因。
只是孔子没有想到,老子听完他的关于恢复周礼权威性的陈述后,对其给予彻底否定。他毫不客气地说:“你所说的这些东西早就过时了。
那些按照周礼办事的人都早已作古,不留半点痕迹,只是他们所说的一些陈词滥调还有少许余音罢了。
作为一个有修养、有文化的君子,应当与时俱进,随时适应变化了的现实世界。如果时代为你提供了有所作为的时机,你就大干一场,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倘若时代不允许的话,你就旗息鼓,明哲保身。
我听说,精明的商人往往不会显山漏水,使自己暴露形迹;智的君子,通常大智若愚。我看你心雄志壮,一副要改造这个乱世的样子,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首先得杀杀自己的傲气,欲望和狂妄,这些毛病对你没有任何好处。这些就是我能够告诉你的。”
至此从老子对孔子“救世”观点的犀利批判可以看出,他们在思想上不是同路人。谈到“救世”,老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老子认为,传统的“道”已经行不通了。
通过对历史的考察,他得出“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焉;国家昏乱有贞臣”的结论。
为此,老子坚决反对在现实生活中恢复“周礼”的权威性,并且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手段,对中国三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作了彻底的否定。
那么,按照老子的看法,社会将会沿着何种轨迹继续前进呢?
下面就是他所设计的理想政治蓝图: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
可以说,在与老子的晤谈中,孔子收获颇丰。老子深新颖的思想让孔子惊讶异常,眼界大开,称赞之情溢于言表:
鸟,我知道它能够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够在水里游:兽,我知道它能够在陆地上奔跑。
在陆地上跑的野兽,我能够用网逮住它;能够在水里游的东西,我可以用钩钓到它;在天上飞的鸟儿,我可以用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腾云驾雾,在九天之上自由翱翔,我就无法猜透其中的奥秘加以把握了。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就像条龙吧,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啊!
离开京都,拜访老子的时候,老子恋恋不舍地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是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是用 至
智慧的言辞。我不能够富贵,却侥幸'盗取’了仁人之名,就送给你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吧!
"一个聪明并能深思明察的人,却遭到困厄几乎丧生,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使自己陷于不测之地,那是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为人子女,应当时刻心存父母,不能只想到自己;为人臣子,应当忠心为主,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
应当说,把孔子与老子的会晤看做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是比较中肯的。
在这次晤谈中,道、儒两派的主张发生了历史性的碰撞!也正是这次历史性的思想大碰撞,战国时代延续数百年之久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火炬得到点燃,将中国文化的发展推进到无比辉煌的阶段,并与当时西方的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成为世界文化史上叹为观止的奇迹。而这次对话中所演绎出的思想体系,则成为影响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轨迹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