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多云
亲子日记~95
孩子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生活中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教育孩子是繁琐的,如果不是爱心、责任心、欣赏心作为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孩子在不断成长,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教育难度也越来越大,给父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女儿升入初中以来,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亲子交流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前提,也是最为捷径的家庭教育方式。
昨天接女儿放学的路上,女儿刚上车就高兴地说:“老爸,今天我班又上公开课了,而且还有专家来听课。
“噢,上的什么公开课”?
“数学公开课,晓娟老师讲得好,我们学得也认真,课堂氛围可好了,同学们的小组展示也很到位”
“你喜欢公开课吗"?
“当然喜欢了,本周我班还上了历史公开课,下周还有其它学科的公开课呢!我班越来越利害了,已经上了好多堂公开课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那多好呀,说明老师教得好,咱班的学习氛围好,你们要努力珍惜啊”!
“必须滴"(心情不错)
这是我们父女俩交流对话的开场白。
由于路途堵车,走得很慢,交流的过程中,女儿事无巨细地说着班里一周来发生的事情,偶尔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比如某某同学学习不努力,某某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等。我都针对每件事情的本身与她交流沟通、分析,分享她的快乐,分担她的忧虑,在沟通中给予适应地孩鼓励与引导。倾听她的心里话。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与孩子有效的交流沟通呢,我结合阅读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结合自己的一点体会,归纳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1、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当爸妈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更是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理解孩子的心和想法。
沟通的前提就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什么原因。当爸妈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们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了。
2、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
只有信任,才会让孩子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爸妈。孩子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然而,随着孩子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爸妈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3、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孩子从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开始,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主,如果他们选的不合适,爸妈可以给出意见,但最终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就如今天上午陪女儿去书店买学习资料时,她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感觉对学习有帮助、适合自已的学习资料,这就是很好的锻炼。
4、根据特点来培养孩子
无论现在的父母有多忙,在孩子的教育上还是要做个有心人,不能只注重物质上的给予,更多的可以进行情感教育。
爸爸妈妈在平时可以多观察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进行盲目地施教,通过一些亲子活动来引导孩子发挥自身的长项。如果爸妈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应该尽早为其做一个符合孩子个性需求的规划,当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许多亲子间的误解和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5、也要树立适当的威信
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做朋友,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溺爱,父母适当的威信还是需要的,既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和爸妈玩耍、游戏、谈心,又要建立起父母应有的威信。这其中的平衡点需要父母巧妙地把握好。
在沟通方面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沟通,长此以往,孩子才能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父母不过操之过急,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亲子沟通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奎文实验初中17级三班翟婧婷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