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生态的流量再分发,只是截留了用户对资讯的查询需求,但是用户更多的上网时长是沉淀在资讯信息内容本身。所以资讯信息内容本身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远大于渠道,对比百度VS今日头条。
今天头条不用主动搜索了,而且根据你的喜好推荐相关的内容给你,让你不断沉浸在内容中无法自拔,所以有很多作者都写,诸如删掉今日头条后,时间我用来干啥~~
内容本身的价值,在于沉淀性和权威性。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再互联网上沉淀很久,带来源源不断的用户,而权威的内容,可以让流量的变现价值大大提高。
知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做得不错,感觉现在从QQ渠道涌入不少用户,拉低了知乎的精英层次,问题有比如星座、感情,当然像李明远所说的:“感情相关的问题,占据了用户提问的80%,而且就算明明已经有答案了,还是要去搜索一番,比如怎么天枰座的特点。”
网络内容,占据了大概9%地下产业链流量。地下产业链中的内容流量主要由新闻媒体类网站(32%)、资讯内容类(26%)、垃圾信息类(23%)、垃圾邮件类(19%)构成。
1.新闻媒体类:我也纳闷了,为什么新闻媒体类会引导到地下产业链呢?是因为网络媒体充斥着软文和营销文,大多是明码标价的,一点就直接导过去了。比如有些新闻媒体上有吸引眼球的美女图和怪诞图,点进去就是一些奇怪的网站,卖奇怪的产品。是的,大部分都是引向暴利单页的。
2.资讯内容类:几乎是网络推广中最常见的手法,一般通过软件或者人肉,在各大论坛、博客、百科系统、问答系统等资讯类网站中,加入广告信息,引入地下产业链流量中。(很多来简书打广告的不就是这样么~)
在一些权重很高,占据一定流量入口的网络社区应用,充斥着各种广告引流的方式,比如天涯论坛的水军、百度百科的收费创建、百度知道自问自答的推广营销;各种论坛和博客系统的灌水机等(网上一扒拉,不少灌水机的代码,自动发各种色情、读博的帖子)”
3.垃圾信息类:在组织操作下,一定时间内变得非常活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垃圾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爆咋性,比如犀利哥、凤姐等网络红人,或者某某门、左旋肉碱减肥产品。
4.垃圾邮件类:邮件营销合法,但垃圾邮件不合法,跟邮件内容有关。
目前国内的主流邮箱服务商,提供了企业白名单服务。邮箱营销公司需要去申请白名单,进入白名单后悔保证从这个域名来信的接受率,不会被用户邮箱拉入垃圾邮箱。
同时,邮箱服务商会对白名单内的发信域名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以后的接受率,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用户对营销邮件的反馈(是不是点击、删除或点垃圾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