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完了,但拖了这么久的更新,其实是一篇书评和一个跟这本书关系不大的观点。
很多朋友可能会骂娘:说好的读书笔记呢?
这一回确实不是我偷懒,而是给这样一本书做读书笔记,实在不太容易。你知道,个人提升其实是个相当大的话题,而当一本书说的话题太大,那么它的每一章每一节都会且只能是在“讲道理”。这样的话,当你希望总结出一些重点的时候,就会是诸如“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这样人人都明白的大道理。
这样的东西,我甚至不需要自己总结,直接摘录每一章后面的“精彩提炼”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读书笔记我写得乏味,大伙也不爱看。
当我转而开始画导图的时候,却发现,为了确保逻辑的完整性,你只能省略部分案例,仅是论证的部分就已经使导图变得密密麻麻,与其看导图,还不如直接读书。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确实算是诚意满满。
那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相对于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本指南、一份地图。听说作者采铜认为,这本书是写给初入职场的人看的。我理解他的这种定位,如果我刚毕业的时候读了这样一本书,非常有利于建立一个“如何自我提升”的框架,我会知道,当我觉得自己是个弱鸡的时候,大概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影响我建立这样一个理念:“人应该,也可以通过持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
我一直认为,存在这样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你工作了一些年头之后,往往会发现,有那么一些人是没有这样的理念的,而且你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就会被你超越,因为“赚大钱、买房子、吃好吃的”这样的想法不足以成为长久而持续的驱动力(当然还有些人没有任何驱动力)。
关于如何精进的方法,本书通过逻辑和研究结果已经说的比较全面和清楚了,读者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不妨按图索骥。至于更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之前讨论过很多次了,就是“因人而异”四个字,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着墨的原因(并非完全没有)。
所以总的来说,我推荐所有“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强”的人阅读这本书。对于在自我提升方面没什么概念的朋友,我建议通读精读;那些熟手,我建议把它当成一份指南,先快速通读,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细读,最后把它放到书架上,在自己遇到瓶颈或困惑的时候,再拿出来找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本书的看法。
接下来,我还想跟大家讨论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什么是鸡汤?”
之前搜索这本书的相关信息,不止一次在知乎、豆瓣、论坛、甚至上次投票的评论区里见到“鸡汤”的字眼。现在这本书看完了,我并不认为它是鸡汤,而有人认为是,这当然是因为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不过鸡汤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知乎,这个标准似乎是“有没有给勺子”,也就是说,大道理要讲,但讲完之后作者有义务告诉读者具体该怎么做。可是就个人观察,某些人的标准似乎更高,说白了,不光要给勺,还得喂。
典型的是我在知乎的一个回答,就是如何用excel记录时间的,在公众号也发过详细版,在那样一个有截图有步骤甚至有公式有函数的答案下面,同样也有人说是鸡汤。
其实我也很讨厌鸡汤,但我讨厌的是那种在逻辑上狗屁不通,在常识上错漏连篇的,贴在洗手间门后的垃圾文,以至于你在大便的时候不得不被逼阅读它们。是的,说的就是我所在的写字楼。但时间久了,我发现其实它们也是很有用的,当然并不是通过鄙视作者而获得智商上的优越感,而是真正帮助自己提高。
比如,我可以想,如果我是编辑,要怎么改才能让它看起来比较合理,比较有可读性;比如,如果我认为文中的一个常识有错,那么正确的是什么?再比如,文章的逻辑不对,那么错误在哪里?该如何反驳?你看,这简直是现成的逻辑题啊!经过这样长年累月(主要是大便时间)的训练,你还会怕公务员考试或MBA联考么?
所以我想说的是:
世上文章何止千万,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当然要挑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来读,但有时候,我们对一篇文章价值的判断,往往取决于自己的目标、当前的状态或价值观。即便是符合我们需求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在我们极度渴望学习和思考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很高的,而在我们慵懒和懈怠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鸡汤。
所以下回我们再觉得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是鸡汤的时候,不妨先摸着自己的胸肌想一想,到底是文章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确认自己没问题了,再骂。
如果你心中没有拯救人类的信念,就看什么都是鸡汤。
—— 美国队长 史蒂夫·罗杰斯(大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