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北
2011年7月,安徽省博物馆收到一个竹编贡篮和两个竹编贡盘,3件作品均来自67岁的徽州工艺美术师俞日华的捐赠,作品一亮相,引来诸多夸奖,纷纷惊叹老艺人的高超技艺。对此,俞老笑道:“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夸张地说,我这只贡篮不光可以打水,一篮水提上来也损耗不了多少。”
可是,相对徽州竹编曾有的辉煌,今天的徽州竹编,似乎也只剩下“可以打水”了。
民间奇篮的盛名
竹林深处有人家,有竹林的地方,也不乏竹编工艺,譬如青神、嵊州、安吉等。徽州山区生产翠竹,品种繁多,成为竹编之乡并不为奇。各种资料显示,在唐代,徽州各地就出现了竹编工艺,主要编制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最知名的产品便是竹席,一度进贡朝廷。
到了明清,徽州的竹匠、篾匠已经能把篾片削得薄如纸或劈成细如头发的篾丝。在安徽省博物馆,藏一件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一件清“金漆堆花圆果盒”,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制成纹胫,涂彩漆描金花而成。所有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均已碗、杯、盘、瓶为主,另有箧盒、书箱、礼盘、果盒。可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赞叹徽州竹篮是“民间奇篮”,并不为过。在清朝屯溪婚嫁祝寿用的礼篮、进京赶考用的考篮和银胎竹碗十分有名,织得细密牢固,每寸排篾可达128根,可见一斑。
“徽州一绝”盛极而衰
百度搜索“徽州竹编”,资料少得让人不敢相信,它真的是“徽州一绝”么?
事实上,徽州竹编真正成为“徽州一绝”,是在建国以后。当时有关部门把闲散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不少竹编工艺厂。
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屯溪工艺厂,手艺人们不但恢复了传统的工艺竹编花篮,还重新设计使花篮更洋气。在建厂不久,屯溪工艺厂就编制花篮1000余只,百色篮4万只,首批出口外销。1960年,编制大型彩绘竹编屏风6幅,送北京人民大会堂装饰安徽厅。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全国竹编工艺品展览交流会上,受到朱德同志的称赞。“屯溪有这么好的手艺,应大力发展竹编工艺。”交流会后,屯溪工艺厂更是大力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无论产品创新还是编制技术都是全国一流。徽州竹编,就这样,成为徽州一绝。
当时的徽州竹编选料考究,用高档油漆作胎,用冬竹细丝精编。一个竹篮,都要编上三四个月,可谓慢工出细活典范。值得一提的时候,当时屯溪工艺厂的竹编工人工资可达350元,是机关干部平均工资的7倍。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屯溪工艺厂因为无法出口、管理不善等原因破产,徽州竹编就在此时逐渐没落。它的最后一个辉煌,应该是1983年,屯溪动物造型竹编参加全国行业评比被列为第三名,获百花奖。
困惑 明天
俞日华是当年屯溪工艺厂的竹编艺人,厂子垮了,他只好转行做别的。作为一个从14岁开始学习竹编,编了几十年的老艺人,想要放下这门手艺实在有点难,退休后,他又拿起篾刀、竹片开始了编织。
如今徽州竹编艺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竹编工艺厂出来的艺人,如俞日华、方生全、曹德泉等;一类是民间竹编艺人,如叶青嵩等。不同的是,民间艺人更为粗放,相同的是,他们的年纪都不轻,绝少有年轻人肯从事这行。
俞日华捐给博物馆的三件作品中,有一个福禄寿喜贡盘和一个囍盘,这两个贡盘编织工艺相对复杂,它们的字体和图案居中,四角还要对称,多一根篾或少一根篾就对应不起来。“至少要十年功力,哪有年轻人肯花这么多年浸淫其中。”不过,他还是希望能找到传人。
其实,徽州竹编的市场并不小。在黄山这个旅游城市,不管做旅游纪念品还是做收藏的工艺品,都可以稳定发展下去。市场给了徽州竹编活下去的可能,竹编本身却逐渐退化,让人哭笑不得。
好在有年轻人看到了这一点,2014年7月,安徽大学几个年轻人成立了“安徽大学徽州竹编工艺小组”,致力于研究徽州竹编工艺现状研究、整理。只要有年轻人参与,这“徽州一绝”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