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当那一群孩子,在校长的淫威之下,毅然站上桌面(基丁老师曾教他们换个角度看世界),和“替罪羊”基丁老师告别的时候,一场关于教育、思想变革的种子,或许已经在这群孩子心中萌芽。
这是一场“惨烈”的胜利,以死亡为代价,以被劝退学为代价,以寥寥数人的最后坚守为最强回应……惨烈,却足矣。
突然想到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陈独秀会回国创办解放思潮的杂志《新青年》,思想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远比任何东西重要。
关于教育这个宏大的字眼,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缩小万倍甚至亿万倍,我想,我还是可以聊一些对于自家小孩的教育体会。
诚然,这是一个“倍卷”、“被卷”的时代,小到胎教,大到补习班,各种课外兴趣班……和那时候的我们相比,现在的小孩很可怜,他们失去了一个叫作“童年”的供长大后回忆倍感美好和温暖的东西。在学校卷成绩,在假期卷补习,未来到了社会呢?
和邻居聊天,小区里有个初中女生抑郁了,看着她妈妈整天带着她到处“闲逛”,心里说不出的难受。那个女生曾经多么优秀,学习出类拔萃,能歌善舞为人大方,可现在呢,一个家庭或许要因此破碎。
回到《死亡诗社》里的尼尔,最阳光勇敢的人,却死于自杀。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少年,却在父亲的威严下走他们铺好的路,尼尔之死,死于以爱之名的掌控欲。
有的小孩,一眼就看得出来是不是学习的料。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未来,都是以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所以,我对自家小孩的期待,学习中上即可,身心健康即可。也许有人会说,将来你会后悔的。那是将来的事,将来的教育走向如何,将来的社会评判标准如何,谁也说不准。
当下,不是最重要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