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补《小欢喜》,表扬之词就不多说了,想聊聊争议的英子母女。看的时候弹幕一到她们就会很多人说生活中哪有这样客气的母女关系,或者说英子一回家就小心翼翼,跟妈妈说话也要讨好,或者很不解英子都能跟刘静阿姨交心却不能跟妈妈说。其实真的,我都能理解,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也很有可能要在我娃身上重蹈覆辙。
我妈妈是个特别敏感细腻的人,我爸是建筑行业工程师,常年跟项目,也可以算是我妈一个人把我带大的。我深深遗传了我妈敏感细腻想太多的性格,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在我生了孩子以后集中爆发。
我的月子是在娘家住的,婆婆也来娘家一起照顾,还请了月嫂。可能我妈妈真的太喜欢我的孩子,又太想让自己有用,所以任何和我娃相关的事情都特别小心翼翼又执着,却又不信任月嫂,而我生完孩子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特别没用,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怎么平衡她和月嫂之间的关系,就总是起冲突。我的妈妈是一个需要哄着的人,要经常说你看还是姥姥有办法,你看孩子就喜欢姥姥,真的跟英子的妈妈是一样的,要肯定,要让她知道你永远是站在她这边的,要能看见她的辛苦并且表达出来,还要时时刻刻小心不要说错话。
这种性格其实给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孩子一句无心的话或者无意的举动就能伤心的妈妈,其实在逼着孩子会看眼色,要跟妈妈也注意措辞,时时刻刻不要让妈妈伤心,从小就心累。所以带孩子不要那么敏感,钝一些,不要因为辛辛苦苦做了一顿饭娃没吃几口就伤心就怀疑自己,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而只会讨好你的表演。
钝感力,我觉得应该就是我为我孩子做的事情我不求回报,不要求他一定觉得好,不要求他一定喜欢,因为这是我觉得好的,我觉得喜欢的东西,他不喜欢并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尊重他的不喜欢。另外就是带孩子出去不要太在意面子,要有素质,也要不卑不亢。敏感细腻脸皮薄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