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之前,我们曾经探讨过一些学习方法的问题,也探讨过学习之后如何应用的问题,今天,我想着重来聊一聊,学习之前你应该做些什么?
我想请正在读本篇文章的你,认真思考一下,甚至你可以拿出纸笔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写一写,当你决定开始学习一门课程、听了一段音频、读一本书、甚至看一篇文章之前,你应该为你所学习的这个主题,做哪些工作或准备?
把你所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在读完本文时,对照一下,看看我们所思考的东西,是否不谋而合。
00
古人有句话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我们读了几十年,但请你认真的告诉我,你真的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学习领域的真理,而且非常重要并且十分有效。然而绝大多数人却无法洞悉其本质,更谈不上有所应用了。
…
借着这句至理名言,我们就来谈谈以下这三类人:
01
不思不学的人(或浅层思考者、直觉者)
这类人做事,不思考或者很少思考,他们不学习或者说他们的学习方式在社会互动之中,他们大多数的时候作出判断凭借个人的直觉,作出选择凭借个人的经验。
他们是实践派的代表,他们是行动派的先锋。这是我们应该欣赏到的优点。
然而,不思考,不学习,在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始终会是一项巨大的个人成长的缺失。
现代社会,很多技能很多成就,不是你自己达不到、没有能力,而很有可能是你压根儿就不知道。
学习,是一项极大的扩展自我视野的最佳方式,他让你知道自己的人生竟然也可以这样或那样来过。
熟悉我的人,基本都知道我不仅爱书读书,买书是论箱买,多到不行了就自己开了一家书店。
本质上来说,知识储备和视野见地,是一个人未来20年精力最旺盛时期成就高峰的“地基”。
02
思而不学的人
人性的普遍规律之一就是对自我的高估,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以为凭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可以思考出这世上所有的难题。
但他们总是很容易忽略“隔行如隔山”这句经典名言。
文章之初谈及的,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的“殆”字,有中断、停滞、缓慢的意思。
就是如果你一直都在思考这些对你很重要的问题的时候,你经常会绕着这个问题打转,几周甚至数月,都纠结来这里,进步缓慢。
这当然不是一个高率人士所应该采取的方式,但这确实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重大的问题,比如说赚钱、比如说爱情、比如说社交,都会有很多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这些谜题甚至会成为奥秘。
当我说到这里,你可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在这几件事情上,你到底花费了多大的精力?能否自我量化一下?
过去,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学来的,我们会花费多长时间,有的人曾经告诉过我,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是论“年”记的。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就是这个道理。
思考要配合学习,来完成最后的高效进阶。
03
其实很多人在经过某些事情之后,都会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很有可能走到学习的另一个误区之中,矫枉过正。
学而不思的人
他们知道学习能带来很大程度上技能的提升,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收益,有些东西甚至可以拿来直接就用。
然而不思考,也会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特别是在当今碎片化学习泛滥的今天,“学习中毒现象”也非常的普遍。
我们很多人看到有新知识,看有新概念,拿来就看,拿来就学,但缺乏对学习的深度思考与知识链接,有效记忆其实十分短暂。
当他们碰到需要即使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他们明明知道,我应该用这个概念所接受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然而他们的说法做法,却依旧很僵化甚至刻板,让让他人接受不能,让自己感觉到十分教条。
这就是学习之中缺乏思考的表现,很多东西我们都需要那内化,内化不仅仅是一个说辞,而是应该一种行动。
他是说你在学习的这个过程之中,要将那些别人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并且要转变的合理与适合。
这个过程看似很难,但这又是必要的一步。
说了这么多,才引出我们今天的主题,学习之前,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我个人认为应该至少保证以下三点,在你个人学习的思考之前,才能真正做到学习的有的放矢:
1 带着问题去学习
很多人在学习一个课程的时候,都会拉开架势直接干,讲到哪学到哪。
但其实这样做是有问题的。
讲师有自己的讲课的结构与内容,但问题的根源在于,你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你要学习,本质上是你要解决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学这学那之后,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甚至忽略自己的问题。
他们不是被带傻,就是被带跑偏。
几个月下来的自己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貌似学到了一大堆非常有用的概念,然而却是应用无能。
最关键的还是第一点,没有带着问题去学习。
如果你带着问题去学习,你在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有可能会与你之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上的链接,即便整个课程都没有讲到你所遇到的问题,你也会在这不断的思考过程当中,磨练出自我的思维习惯,甚至在无意当中迸发出超乎寻常的“灵感”。
2 带着目标去学习
这里的目标,其实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于,你要如何统御你所学习的整个内容。
比如,当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爆款,那么我再翻开它的时候,我就在学习。
但问题是我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你可以说我的目标是要做出爆款。
但不一定,目标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解决你的根本需求。
看这本书的目标,归根到底,是要增加你在创造财富方面的能力,那么创富才是一个根本性的目标。
那么拥有了这个根本目标,你就会实现一种跳出式学习的态度,而你所学习的内容也会成为你知识体系当中的“某一部分”,他不会像前文所说的那样,左右你的思想,拘束你的行为方式。
相反,它还会成为你的一个有力的武器。
3 带着“系统与框架”去学习
有些人会问,什么是系统与框架,简单说就是你对这个领域,这件事情,这个目标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非常有意思,从记忆理论的角度来说,它就像一个一个的抽屉,你打开的每一个抽屉都会有相应的知识作为储备。
如果你的认知结构非常好,整齐有序,那么你的记忆能力就会很强,读取认知的速度也会很快,就像电脑的磁盘,内容的储存都是会按区域来划分的,如果你没有认知结构,那么你的储存的信息就会很杂乱,容量也会很有限。
如果你经历过碎片的整理,建立了有序的认知结构。那么对一件事情,你就会有独特的更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了一种有强烈支撑结构的自信,你可继续升级认知的空间。
我常说一句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这个“认知结构”的第二层逻辑。
可能普通人会看到一个表象,看到某件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可能也会听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以及他人的结论。这个都叫做表象。
本质到底是什么?才是训练我们个人思维能力的独特方式。
在这个“表象——本质”的认知结构之中,我们至少有了两个层次来进行自我学习。
那么如果你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有了这门课程的总体框架呢?你可能会有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层次来对这个课程进行认知。
从每一个层次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深入,扎实,巩固与有效。
04
那么,前面这三类人谈过了,现在你发现了学习之前,你应该做些什么吗?
学习而不囿于学习,成长而不拘泥于成长。
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相信你也可以逐渐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