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掌握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封面来源丨艺子
一、
阅读的人通常会思考三个问题:何为阅读、为何阅读、如何阅读。
我很少思考这些,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阅读,热爱它,忠于它,也崇拜它。甚至,包括作者,每一个字,我都喜欢。
读它们,哪怕什么也无法收获,我依旧会喜欢。
我喜欢它们,就像我害怕谈恋爱一样,我有多害怕谈恋爱,我就有多喜欢阅读。
我喜欢的作家毛姆,他有一本书就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谁说不是呢?
当然,阅读就该是一座避难所:给灵魂以栖息地,给身体以不一样的体验,带我脱离现实,带我进入另一个世界,带我走出烦恼,带我去遇见更好的“恋人”——她,永远忠于读者,永远都在守候,且永远都那么热忱。
这么说,我似乎是个花心的男人。实则不然,读的书越多,才越加清醒的知道,有些书无可替代,值得一再重读。
如果有条件的话,毫无疑问,我还会收藏它。
那么,翻开我的2020年,那些我一再重读的文学书目都有哪些呢?
1.《慕容雪村经典文集》
2.《李碧华经典作品集》
3.《严歌苓小说精选》
4.《孙频痛感三部曲(疼+盐+裂)》
二、
1.
《慕容雪村经典文集》这套书在几年前我就买了。我喜欢里面的每一个故事,还有他们的主角。我喜欢作者笔下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那种生活。作者慕容雪村,是我曾经特别想要学习的作家。他写的东西有种老成和沧桑的寂寥感,这对年少时的我简直是毒药。现在再去看,又多了一层理解,这其中是无奈和叹息,被他写出来,这口气可以吊很久,久久难以平息。
比如,其中的两部小说了,《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前者肖然的荒诞人生,后者陈重的宿命因果。前者更像是一本回忆录,回忆肖然的前半生,也是他的一生。真想问一问他真的爱过吗?真想问一问,除了爱还有什么更有意义呢?这也许是他想问的吧,但他终究还是没能告诉任何人,他惧怕,惊惶,他富裕,霸气,像两个人,在我看来却更像是一个被逼迫长大的小孩子。陈重所在的成都,性腐蚀着肉体也腐蚀着灵魂,道德,伦理,婚姻,背叛,堕落和人性,像极了某个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婚姻背后的欺骗,兄弟家的忠义或虚伪,这一切究竟是报应,还是该怪自己一步一步去揭开,真相是什么?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陈重一辈子都在想这个问题。两部小说,更像是画了两个问号,问人生,问生死,也问我们。
2.
《李碧华经典作品集》则是源于那部电影《青蛇》,然后我找到了原小说来看,结果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小说多一点。小说将电影很多没有说出来的东西都给说得很明白,很透彻,令人心疼之余,还叫人念念不忘。作者李碧华的语言,总有种独特的魅力,令人叹服,令人沉思,又叫人琢磨不透。我不喜欢太多肯定的情感,这使人生厌。毫无想象空间是令人难受的,如果不能加以主观臆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那这样的文字总觉得枯燥。她的文字不会,她的文字总是引人入胜,仿佛有一种魔力,我情愿在她的文字中或痴或傻或笑或悲。
其中,《霸王别姬》、《青蛇》是我最中意的两部小说。不说别的,仅里面的人物,就足以让我一再的翻开它们,读它们是一种享受。甚至问为什么,我都觉得是多余的。读它们,我只需要读就好了。读到哪都不觉得少,只会觉得意犹未尽,只会觉得这才是人,这才是文字该有的温度,这才是情感,这才是真正的爱与痴,疯狂和迷恋。
3.
《严歌苓小说精选》我喜欢在深夜里读它,每日陪伴我的故事都在里面。读它们更像是在与无数人的交谈,每一个边缘的人物,渺小而有自己的温度和生命力。我喜欢那种淡淡的自然流露的情感,她的文字无疑有着这样的魔力。细腻,温柔,又带着些许优雅。如果说文字是一种美学,那么,她笔下的文字就该是美学中浓墨的一笔。当然,这其中还包含了文化的沉淀,岁月的刻痕,“冷淡中夹着柔情”。
我喜欢《少女小渔》这部小说。它像是一个问号,又像是一个感叹号。在这不确定中,我隐约看见很多人的影子,我追寻着这些足迹,一步一步的紧跟在她们身后,那是某种轻盈的,青春的,也是很多人的脚步。诚如我所怀念的青春,又如我在读这篇小说时感叹的那般:叹息是成年人的眼泪。
“要是”是问不尽的,就像“为什么”,就像“爱”,也许作者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她不问了,流着一滴泪,算是为青春的送行,为童真的叹息。
4.
《孙频痛感三部曲(疼+盐+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被用作我治疗头疼、失眠和胡思乱想时的良药。它让我的灵魂安静了下来。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就像是听了一首《天国的女儿》,就像是早晨的一碗清粥,又像是冬日的一根火柴。我经常时不时的拿起它,即使不读,我也喜欢将它放在手中。那是一种类似虔诚的信仰,它在温热着我的灵魂。复杂是常态,纯良就变得珍贵了。它是我用以保持纯良的信念,支撑我熬过了无数个日夜。
《无相》、《丑闻》、《柳僧》、《乩身》、《九渡》,我一读再读,甚至至今我仍不敢说我读懂了。但那种读完之后的感受,我仍时刻记着,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骨头里。不过,关于这些故事,我很少说起。它们不是我们的谈资,甚至将它们当成谈资,我觉得这很可耻,这令人感到羞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一再的读它们,就像我一再的照镜子,哪怕镜子里的那头很丑,可我还是愿意时常照照看。我是怕忘记了自己还有灵魂这么一回事儿。
三、
以前,我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没有同类。
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一个人,可以没有同类,但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随意搁置、糟践、遗弃。
这些年,我一直都在漂泊着,异乡或家乡,同类或异类,从众或个人,因为这些书,我走到了现在。
我很喜欢这些书,也喜欢它们的作者,包括书中的每一句话。无论人物,结局,又或是它们所带来的感受,这些都一再提醒我: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是的,只需做自己,就足够。
关于人生,重要的从来不是你去了哪儿,看见了什么,或你看到了多少,而是站在原地的时候,你知道这就是你。
人只要掌握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也是今年我仍旧还在重读的书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