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他爸的命运就是被身高所改变的,所以孩子一出生他就说:“我们孩子千万不能像我一样,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让他长到170以上。”
因为感同身受,因为现实的势利,因为遗传不好,所以我从孩子一落地就开始努力。
都说孩子的身高是由母亲决定的,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压力特别大:毕竟,就我这海拔,在南方都算是中等偏下了,我可不想让孩子重蹈他父亲的覆辙,而我所要努力的,就是把不是由遗传决定的那30%发挥到极致。
都说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咱也算争气,我几乎用纯母乳把孩子喂到整整11个月,那时候每次体检孩子的身高都是中等偏上的,这让我们很欣慰。
遗憾的是,断奶以后,孩子整个人都瘦了小了:他不吃饭,更多时候是吃了不消化。
在孩子断奶以后的一年里,我们让孩子尝遍了我们所能找到的所有药方:西药、中成药、草药、偏方,甚至我们节衣缩食地为孩子找来一些山珍海味。
02
所幸,经过我们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在孩子3周岁的时候,孩子又回到正轨了:长高了,身上的肉多起来了,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了。
每个之前见过他的人都问:“阿清,你让你儿子吃什么啊?怎么长得这么好?”
而我只有苦笑:“吃什么?一言难尽啊,凡是我们能买到的东西,我们都买给他吃了。”
从那以后,孩子就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一直比较顺利地成长着,但我依然不敢放松孩子的营养:每天一盒牛奶,一个土鸡蛋,这是孩子365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哪怕我们自己没钱买菜,但我们也依然优先保证孩子这些。
因为住校,小伙伴比较多,每次给孩子量身高是最快乐的一件事,看着一个个孩子像春笋一样地往上冒,当父母的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每次排队在我们家量身高,孩子总是在3个同龄人中局中,大孩子半年的小江高孩子一些,而我们孩子就高小黄一些。
这是我们保留的最矮的刻度。
03
但在孩子4年级的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孩子超过了小江了,而且不知不觉地就高过他2、3厘米,这让他的妈妈大吃一惊:“LT,你什么时候比小江还高了呀?而且还高出了那么多?”
也许是我一直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均衡营养,也许是孩子真的开始发育了,从那以后,他们三个同龄人一直都是我们孩子最高,直到2012年春天的一天,我的担心又来了.
那天,我们几个人在单位闲聊,一个同事说:“阿清,你孩子最近怎么长得那么快啊,比你都高了?是不是发育了呢?都说太早发育的男孩长不高啊?”
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件事,最后大家都一致认为:我们夫妻俩的身高都矮,孩子又提早发育,那我们孩子以后肯定不会超过170.
那时候孩子还不到12周岁,可是孩子要发育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事情啊,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心情就那样抑郁着:要是孩子真的不会超过170,那可怎么办啊?那我这么些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那孩子不是又要像他父亲一样,会因为身高而生生错过很多好单位吗?
几天后,一个体育老师来到我们家,亲眼看到孩子以后,他改口了:“阿清,看来我们那天的判断是错误的,你的孩子应该会长到175甚至以上。你看他的髌骨很长,一般来说,髌骨长的人的身高都不会太矮。”
04
于是,就这样忧喜参半地关注孩子的成长,但不管怎样,营养是第一位,睡眠、运动也要跟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孩子长到165以后,这长高的速度明显就变慢了,慢到让我们着急.
170,这个我们渴望了多久的数字,它就迟迟不肯来临。
前天晚上,一个同事来我们家吃饭,途中我发现我们孩子居然比他还高了,于是我就问他:“李,你有多高啊,有170吗?”
“还不到,但差不多就是。”
“那我们孩子比你还高,是不是说明我们孩子肯定有170了呀?”
于是,我们昨晚量了孩子,168,我不相信,今天早上孩子一起床又量了次,终于,终于越过170了,刻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170.5!
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激动,我真的有种冲动,我很想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那个同事:“你不是说我们孩子超不过170吗?我告诉你,他今天就有170.5了,而且他才过了13周岁不久,我就不相信他以后就不长高了。”
但我还是忍住了,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不是吗?那些“预言”不攻自破,但我还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冲破我们给他的最高值——175,宝贝,你能突破它吗?
宝贝,加油,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