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系的绘本图画,带给我们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
封面上的这个小女孩叫贝琳达,穿着粉色的芭蕾舞裙,仅从封面上这个优美的动作,我们就可以看出贝琳达是一个多么喜欢跳舞的女孩子,而她的舞姿,也绝对很迷人。
可是,优美的舞姿或许让我们忽略了她的一个特点,就是那双又长又大的脚。
虽然在贝琳达眼里,这双大脚也算不上什么缺点,可是参加芭蕾舞选拔的时候,却遭到了评委们的反对。
她还没开始跳,评委就喊了暂停,直接指出她的脚太大,不可能跳好舞。
于是,在专业评委的否定中,贝琳达也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跳舞呢?
她脱下舞蹈服,去寻找新的工作,最后,在费莱迪餐厅找到了一份工作。
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脚步轻盈,因为她做事很认真。
只是她依然忘不了跳舞。
最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费莱迪餐厅来了一个乐团,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她不自觉地跟着音乐跳起来了。
于是费莱迪先生请求她跳舞给客人看。
再后来,她的舞姿吸引了许多人,也吸引了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
而贝琳达的优美舞姿,终于赢得了在大都会芭蕾剧院演出的机会。
她跳啊,跳啊,不停地跳,很喜欢这种感觉,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她终于又找回了那个喜欢跳舞的自己,至于评委们怎么看,她已经不在乎了。
1、成长路上的那些否定与歧视
贝琳达的故事里,那三个评委的话,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的脚太大了!”
“简直和鱼鳍没两样!”
“你这双大脚,永远跳不好舞!”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否定与质疑,甚至会收到很多误解与轻视。
“你不行!”
“你的手不适合弹钢琴。”
“你的骨头太硬,不适合跳舞”
“你太老实了,不适合做生意。”
小时候的我们,就听到过许多类似这样断定我们的话。
老师的,朋友的,父母的。
在他们眼里,在他们的经验中,就断定这样的水平不适合做什么事,而不会去考虑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去尝试一下,去让自己去断定,去评判。
至今,仍然记得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拿着一个提前批的学校去问老师,而老师直接回了一句,“这个学校得超过一本线三十多分才行,你不行的。”
当时很受打击。
自己当时的心情跟贝琳达一样。
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呢?
开始怀疑自己。
2、即使否定了自己,也不要否定对生活的热情
贝琳达最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她受到了质疑,她很难过很失落,她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跳舞。可是,她没有放弃的是,对生活的热情。
她只是暂时放弃了跳舞,但是,依然是想办法去找工作,想办法先养活自己。
最后,虽然是在一个餐厅当服务生,她也做得很出色。
客人喜欢他,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盈。
老板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
而在此期间,她并没有放弃对跳舞的追求,闲暇期间看舞蹈杂志,心心念念着跳舞。
所以,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她抓住了。
她又重新走上了舞台。
其实,我们许多人的人生不也像贝琳达那样。
曾经的我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目标。
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没有实现。
我们毕业了,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报负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可是我们最不应该的是放弃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养活自己,然后才能去实现未了的愿望。
就像那句话,“先谋生,后谋爱”。
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等待那个时机,而不是时机来时,你还没有做好准备。
3、自信,也许一瞬间就找回来了
我们看到最后在舞台上跳舞的贝琳达,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大脚,全心地沉浸在跳舞的快乐之中,也不在乎评委们怎么说了。
她只需要尽情地跳,尽情地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信,热情,专注,美妙。
她的舞姿也震撼了台下所有的观众和评委。
或许,这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贝琳达这一路,终于找到了对于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百之百的努力与热情,认真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有一双大脚,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与否定了。
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这份自信,让她成长了。
而这,也是我们成长路上所追求的,也是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追求的。
做自己。
经历过否定,经历过挫折,经历过质疑,依然能够在这些否定中、挫折中,质疑中,充满热情地生活下去,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依然在暂时的离别与隐忍中默默前行,才能够真正地长大,才能够真正地取得那份淡定与从容。
面对否定与歧视,我们更需要强大的内心,更需要面对任何生活的隐忍与热情。
其实故事里的贝琳达和作者埃米.扬的经历也是相似的。
艺术学硕士,主修绘画。不过她却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担任律师多年,只是,她心心念念的画画,才是自己的最爱。
直到做律师7年之后,她才重新拿起画笔,专职去画画,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她就像贝琳达一样。
先谋生,后谋爱。
或许,有时候,在现实面前,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真的不值得一提。
而当某一天我们强大了起来,我们更自信更从容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认真的你,热情的你,一定会找到那个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