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寒假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寒假的惯例表,使用了ipad里的一个软件,包括洗脸刷牙,玩,做作业画画等等。
第一天,孩子觉得挺新奇的,动不动就打开ipad看看该做什么,并且按计划进行,第二天,就感觉他有些漫不经心了,第三天晚上,按计划是动画时间,但是我注意到他在玩ipad里的游戏--捕鱼大战,因为有设定了睡觉的闹钟,我没有提醒他,结果他把闹钟关了继续玩游戏,一直到晚上11点,实在太困了,玩着游戏就睡着了。
当说到《正面管教》,很多人会觉得很难(光看书确实很难,有些人觉得太(tai)麻烦(lan),我干嘛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要专门花时间去上课,还要练习,孩子一开始还未必会配合。
就比如很多人说我,学了那么多,还是正面管教的讲师,你的孩子不还是胆小内向?所以正面管教有用吗?不适合现在这个社会吧?
首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假如孩子都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突然想到克隆人)?
其次,社会在飞速发展,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社会标准去培养孩子,等到ta25岁的时候,ta该如何去适应那时候的社会?
再次,给孩子贴了那么多标签,是否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完美的大人?
最后,父母不学习,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又指责孩子不负责任,不懂事,孩子是不是太冤了点?
而《正面管教》是否有用?我不知道所谓的有用指的是什么?如果让孩子变“乖”,恐怕做不到。我只记得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老师不能像你那样说话?”
我的伙伴的孩子(六年级)说:“妈妈,你变得更好了,我现在更愿意跟你说话了。”
再回到文章开头说得那件事,第二天我跟孩子约谈他玩游戏的事,我们重新调整了计划,选择了一个我们俩都能接受的方案——我跟他一起学英语(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会沉迷电视或游戏,就是因为没!事!干!)
我学了《正面管教》,孩子并没有变成完美的孩子,他依然会闹情绪,一闹起来也会打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我也不希望他变成完美的孩子,那样会失去很多作为孩子的乐趣。
但是,《正面管教》让我们能够在不彼此伤害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爱和归属感,并让孩子有价值感。
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不需要总烦心孩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