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报名“教育行走”走出的是第一步,预热分享是第二步,来到惠州大亚湾是第三步,今天早上开始,我走出了第四步——开始我的“新改变”行动!
我承认我是缓缓热的,今天已是我来到惠州大亚湾的第三天,我好像才真正被点燃,真正想去付诸关于思考、建构、复盘的行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改命校长”吴希福靠着读书学习、科学技术和正确选择走出岩屋村改变了命运。从一线老师、特级教师到硕导,从班主任、科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到校长,从小学校长、九年一贯制校长、集团总校长到省市区督学,从内地不发达地区、深圳经济特区到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凭着自己的忠诚、执着、责任、魄力、智慧、勇敢、不回避和不退缩,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不断成就很好的自己,不断影响更美的世界。
一个好教师大于一所学校。
夏昆老师和王学斌校长对教育的认知有共通之处,课堂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不是应试的枷锁。所以,夏昆老师带着学生诗词鉴赏、音乐鉴赏、观影等等,虽然后来离开了体制内,但有恃无恐,有恃看的不是背景,而且背影。王学斌校长经历了北京、武汉到广西贵港三个城市四所学校,以身为尺探寻“真教育”,对教育的好奇、思考与实践令人惊叹。教育需要理性的引导和规范的施教,也需要情感的抚慰和创造性的构想。“把人当人”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的有多少?如果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真的都把学生当“人”,教育将何其有幸。听到王校长关于鼎石学校(中国私立学校的尽头)的介绍,我为自己的寡闻和浅薄汗颜,也为教育的巨大差距感到无力和卑微。休息间隙,有位老师问王校,校长能在学校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教育现状,但一线老师没办法,怎么办?“在能改变的地方做出改变吧!”这是他的回答。我想,我也要在我能做出改变的地方开始改变,想法只有转化为行动,才有力量。
像一株野生植物,始终向阳而生的孙明霞老师从创伤的童年开始,娓娓道来40年教育路,从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教师、教研所所长、副所长、所长,今年正式退休。但有一个头衔不会退休,那就是明霞教师成长联盟的盟主。她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很坚定执着。虽然在行走之前我拜读过她部分经历的文章,初步了解了她的联盟,还转在我的朋友圈。但今天我切身感受到她的善良、真诚和热忱,除了她下午在台上侃侃而谈,还有上午我主动添加她微信说明自己想加入联盟的愿望时,她回复我“特别欢迎”四个字,当时心里暖暖,也更有动力。
一个好沙龙就是一个动员会。
参加完沙龙,我立马就买了《奶蜜盐》这套书了!而且,我要认真去拜读,这对于不爱看书的我来说,也是一个小挑战。不过,有兴趣就有了很多信心。嘻嘻…
其实,我在6月初就加入了该书的共读群,而且我每天都会花两三分钟在微信群共读接龙,每周群里都会有志愿者家长发布共读荣誉榜,时不时还会看到夏莹校长(当然我并不知道她是一名如此优秀的校长,以为只是一位家长)冒冒泡串串场,有一次她分享读书会活动的美篇,十分吸引眼球,我拜读了三四十分钟,受益良多,还转在了朋友圈。虽然她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但缓缓热的我也并不想真正行动——买、看《奶蜜盐》,直到今天的沙龙。不参与沙龙,不知道夏校长和蜜友团队的优秀;不参与沙龙,不懂《奶蜜盐》的魅力。夏校长用自身的家校共育实践和至今全国两百多个《奶蜜盐》共读微信群实例向我们生动阐释家校合力的途径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如何组织读书会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分享,还给一线班主任开家长会支招。好父母助力孩子知识成才,性格成器,精神成人,价值成全,好老师也是。每位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老师亦然。“开始、坚持、重复”“人生不设限,一切皆有可能”,这是励志的语言,也是行动的指南。返程后,从 阅读《奶蜜盐》开始行动吧!
2023年7月23日夜
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