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好的心态就是允许一切发生,学会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凡事皆有利于我》作者是日本的喜多川泰,我读的是王蕴洁翻译的版本。

“凡事皆有利于我”,果真如此的话,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发生呢,有什么事不可以原谅呢,还有什么事能成为过不去的坎呢?

主人公修一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本来经他劝保投保成功的二十个人突然反悔解约,让修一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而他已上初二的女儿却因为心理问题停课在家,与妻女一起去巴黎游玩的计划泡汤,母亲自己在老家的生活他也无暇顾及......修一的人生充满了抱怨、颓废气息。神奇的出租车司机的出现,改变了修一的人生。司机告诉他要每天保持开心,学会正向思考,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思考它对自己有哪些意义,自己能从失败、不顺中学习到哪些经验,汲取到哪些教训,这就是正向思考。修一用正向思考,走出困境。

这本书,把生活哲理蕴含在一个故事中,很有代入感,直观生动,说服力强。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境能正向思考此困境对我有什么利处,从而利用这个困境,变困境为顺境。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且只得一个团练副使的闲职。面对这样的糟糕境遇,苏轼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悲伤抑郁上,而是在东坡开荒种地,建雪堂,研究吃喝,游山玩水,写词作赋,结交朋友,感悟生活……在困境中,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因为他没有沉溺在自艾自怜中,而是回转身,把目光放到了黄州这个地方,这里的山水风景,皆可让他有一番作为!这种变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源于苏轼拥有豁达乐观的心态。

以至后来,苏轼被贬到惠州、儋州,虽然环境越来越差,竟因为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而“不辞长做岭南人”,只因心在事外,事便不会成为牵累;儋州更是蛮荒之地,虽然已经六十岁的苏轼是带着必死的心去的,却还帮助百姓治疗疾病,帮助他们弃旧习,务农桑,开辟学府,讲学明道,在这个“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地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于无中创造有的能力,让我们十分佩服苏轼的“允许一切发生”的好心态,你把我贬到黄州,我吃喝玩乐创作样样不误;要不是被贬到惠州,我还吃不到岭南的荔枝呢;儋州,却帮我成为一个无所不能、无处不能适应的“高人”!苏轼不仅允许一切发生,而且每次不幸都能为他利用,变不利为有利,还能造福一方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芸芸众生,个个命运不同,愁苦不同,当你感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告诉自己,除了要保持开心,其他的都不重要!当你的心态发生变化后,那些让你感觉沉重的事儿,就都不是什么事儿了。原谅了所有,也就释放了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