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大概在半个月前我被一本“从天而降”的书砸到了,说是只要读5分钟就可以送这本书的电子版。抱着“有便宜就要占,反正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得到这本书”。我打开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最后的结局就是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本书围绕了一个主题,就是哲人主张的“世界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幸福”。 既然人人都可以幸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感觉不到幸福的人呢?世界或许很简单,但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却没有那么简单。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想要逃避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除非独自一人生活在银河系中,或许就不需要面对人际关系了,当然这是不现实的。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书中那个青年一样对于哲人说的话嗤之以鼻。这个世界哪有那么的简单,人际关系是多么的复杂。“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在江湖中生存没有点保命的技术怎么行?
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怎么才能变得简单起来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也不难 哲人说:基本上,一切人际接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 简单来说就是边界感,在与人交往时要有边界感,不能跨界企图去参与别人的人生,同样的不要让别人参与到自己的人生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的人生是自己过的啊,别人怎么参与到我的人生?可是你的人生真的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么?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做的,还是由自己从内而发的想要去做而做的?
记得小的时候我很乖、很听话。是那种父母说可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父母说不要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乖乖女。但是突然有一天开始,我厌倦了做一个乖乖女,我厌倦了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厌倦了把自己打造成父母理想中的我,那不是我。当我第一次心惊胆战的拒绝父母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是的自由,一种我的人生路是由我自己走出来的自由,不在是一个提线木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自己。体验过这种自由之后的我,慢慢走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我不在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勉强自己,讨好他人。同时我也开始理解他没有满足我的期待的义务。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初期我总是收到很多的批评与责备。总是有人指责我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不顾及别人;指责我不满足他们的期待他们的想法;指责我拒绝他们。我会伤心、难过、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质疑自己是不是太过自私?质疑自己是否太过于卑劣?虽然有诸多的质疑但是同时我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拒绝满足别人的期待,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想法、看法的生活给我带来了什么?”答案很简单:自由、愉悦 。 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的,没有任何的他人的因素。让我有了一种在一个无边的世界里,我可以随意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城堡。哪怕这个城堡是奇形怪状的,也不会有人跳出来对我指手画脚。亦或者为了迎合他人在我的世界中建立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城堡。
人与人的相处,可以很简单。设立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踏足他人的边界;不需要满足他人的期待,同样的他人没有义务满足你的期待。就好像我常说的“是否讨厌我是你的事情,怎么做事我的事情。我不能控制你的思想,但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因为害怕关系破裂,而生生的把自己的人变成他人的人生,人生只有一次何不做你自己。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的到幸福。但是很多人却是要么在幸福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要么就是连这条路都找不到。幸福到底是什么?记得之前有写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幸福的陷阱》这本书给了我一定的启发,我认同书中的思想“丰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看完书之后,我寻找着富有价值的人生意义,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虽然每天都觉得很累很累,但是精神上的愉悦是无法替代的。有的时候也会疑惑,我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得这么累?这种追求是不是也是进入幸福的陷阱这个误区?如果我不让自己成长,待在之前的舒适区,没拿那么辛苦难道不是一种幸福么?这个问题并没有让我纠结多久有了答案。
幸福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点人觉得待在舒适区是幸福的;有的人觉得离开舒适区前进是幸福的,不管做那种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自己认为值得的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正确的选择。
之前在一个微信群里,和群里的小伙伴讨论问题的时候提到了舒适区。有一个小伙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勉强自己离开舒适区?在你眼里舒适区是不好的么?你这么执着于改变自己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到自我?”
我回答她说:“离开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我可以接受这些辛苦。舒适区固然很好,但是它并不适合我。离开,是为了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是为了想要看看自己可以成长到什么样子。理想中的自我在我眼里定然是”完美“的,我想要追求理想中的自己,这并没有什么错。同样的我也能接受自己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成为那个”完美“的自己。以前的我很好,现在的我也很棒,同时我期待遇见未来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说: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了,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起初对于这句话我是不认同的,人人都向往幸福。会有什么人自己选择”不幸“的人生呢?可是事实这证明,是的,人们的不幸的生活大都是由自己选择的。很多人抱怨自己不幸来源于原生家庭的问题,然后将所有的问题推给”原生家庭”这个罪魁祸首。然而有些原生家庭很差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一个幸福的人生。那些抱怨的人,通过推卸的方式为自己不想辛苦的作出改变、成长而找了个“借口”。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充满不安,结局也可能很好,但是也可能更加的痛苦、更加的不幸。所以大部分的人们即便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因为现有的生活方式虽然可能很辛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各种状况。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人之所以获得不幸福,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不是因为没有出生在一个人好的家庭,而是“缺乏幸福的勇气”。
今年读了很多治愈类、成长类的书,很多书中都提到了一个观点“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此时此刻。过去已然发生是无法改变的,未来也是不可预测的。认真的活在“此时此刻”之中,让当下成为唯一。
阿德勒说:“人生的人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