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区宝妈们聊天的时候,宝妈们常常抱怨,孩子早上吃早餐,这不吃那不吃,要么吃两口就说吃不下,上了小学学习任务重了,这早餐吃不好,真是愁死人了;还有一件困扰宝妈的事情就是孩子晚上睡觉很晚,十一二点才睡,第二天六七点就要起床,这样的睡眠时间根本不够,但是好像也没有办法扭转这个局面。
其实我自己可能是宝妈群里最不会给孩子做吃的,也最能熬夜的妈妈了,但是我儿子恰恰在这两点上却是做得最好的。我想,这得归功于我提前做好了儿子的思想工作!还有提前设想好了执行这两项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儿子刚上一年级就爆发了新冠疫情,那时候张文宏医生说营养对增强一个人的免疫力很重要,孩子早上不能只喝粥,要吃优质蛋白,不吃好不许上学。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把张文宏医生的这个视频给儿子看,我说,医生都说了,不吃好早餐不许上学,你如果想吃什么早餐,你可以提前跟我说,如果你没有特殊要求,那妈妈做了什么早餐你就乖乖把它吃完,不要浪费时间跟我扯皮闹腾,否则上学就迟到了。自此,儿子早上吃早餐我基本没有费过唇舌,天天都是开开心心上学去的。
还有晚上睡觉这个事情,我也知道孩子喜欢磨叽,你想他九点半睡觉,你绝对不能到九点过后才让他上床。我会让孩子八点半就洗澡,然后上床讲故事,让孩子处于一个比较平静的状态,然后关灯睡觉。
这两件事给我的感悟就是,家长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点上帝视角,如果你能把你要在孩子身上推进的事情考虑周到,提前设想好孩子的反应和应对的方法,做好准备工作,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才在孩子面前说教、抱怨、甚至宣泄情绪,那么,事情推进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亲子双方也能避免很多沟通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冲突,对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