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下晚自习后放学的儿子,给我说了他心里的疑惑。他问:“是不是有时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会不真诚呢?”我猜想肯定有故事,就当了一个安静的倾听者,等他讲述。
原来,开学的时候,英语老师在课上问大家:“谁在假期中,自己预习过这学期内容啊?”儿子虽然只预习过前两单元,但还是觉得自己算是预习过,美滋滋的举起手。
他瞅了瞅其他同学,让他感到惊讶的是,除了英语课代表没举手,全班都举手了。(需要说明的是,儿子所在的学校是成都市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私立外国语学校,孩子们的学习氛围很浓,在学习上总是你追我赶。)
课后,还有同学问课代表:“你真的都不预习呀?”课代表点头承认。第一次周考,课代表依然以140多的高分,轻松保持绝对的领先。
这下,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类成人嫉妒心”,其他孩子开始悄悄猜测了:“是不是他没说实话啊?为啥他不预习,还比我们厉害这么多,我们预习,还有什么用呢?”
我反问儿子:“你觉得以你平时对这位同学的了解,他是那种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吗?”
儿子想了想后回答;“感觉平时同学不会的题,这个同学都会很认真的给大家讲,还是很热心的。”
我又问他第二个问题:“那平时这个同学是不是单词量很大,认识很多你们不认识的单词呢?
他想了想,认为的确是这样。
我告诉他:“因为这位同学英语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你们,他是用热爱之心学英语。如果他现在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初三以上的水平,他当然可以不预习初一的内容了呀。”
儿子恍然大悟,觉得我分析的很有道理,这下自己更佩服这位同学了。
02
我不知道,其他的家长遇到孩子类似的问题会怎么回答,也许一个不理性的问题,就会影响到孩子对事物的判断,甚至耽误孩子努力的方向。
我曾经在读书会认识一个女孩,就曾在青春期,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影响到自己的中年。大概当时也是因为同学们都补习物理,而她每次都不参加补习班还总考满分。
她应老师的要求,为大家介绍经验。她告诉大家,她非常喜欢物理,尤其喜欢看物理学家的人物传记。自己平时没事时,脑子里琢磨的都是各种生活里的物理现象。
可她讲述的这些话,对其他人来说,觉得简直不可能提高成绩,因此不少人就觉得她介绍经验是“虚头晃脑”。从此还被一群女生认为“不够耿直”而被冷落,甚至一个曾经的好朋友和她发脾气的时候说出:“我妈妈说你太有心计了,不让我和你玩”这类的话。
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
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整个初中三年,都很孤独,直到上了大学,才慢慢开朗起来,但始终主动融入周围环境比较慢热,甚至为人有点刻意低调。
以至于大boss都觉得她毕业学校那么好,似乎有些有名无实。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可以改进的方法,可是从来不敢表达。久了,自己也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以至于产后得了轻度抑郁症,这才下定决心,选择来读书会进行自我改变,找回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回忆这段青春期往事时,她很难过。“妮姐,我真的没有一句假话,我那时对物理真的是很痴迷,甚至很多语文内容,我都尝试用物理上学到的知识去积累,可大家都不信。”
我说:“我懂你的感受,你的境界远远超出同龄人的认知,天才一般都是孤独的,很难遇到同类。你也许可以试着这样理解,有时很多人自己找不到自信时,就假想别人没那么优秀。也许这些人这么做,只是为自己不够努力,找点借口。你其实真的不用太在意,当优秀成为习惯后,你习惯时,别人也会习惯了。”
她听了竟然哭了。她说自己,当年要有人这样回复该有多好。可她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却说这些孩子嫉妒心强,让她不理睬就是,自己好好学习就行了。
她渐渐习惯了给自己穿上厚厚的铠甲,习惯了沉默,也习惯了不自信,不表达。慢慢的在本该灿烂人生的中年里,褪了色。很多时候,她甚至会觉得人生很难熬。
幸好还有读书会的契机,让她重新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我拥抱了她。我知道,愿意改变自己的人,人生从来都不会输。青春期遇到的伤,要么在中年里治愈,要不在中年里失意,其实,能决定不同走向的,依旧只有自己。
03
就像前几天,儿子的一位小学同学,最近书写长进特别大。我看到他妈妈朋友圈里晒出的孩子字迹,真心觉得变化很大,主动去找这位妈妈取经,因为我儿子的字,急需要提高啊。
这位妈妈告诉我,其实她就是顺势而为。寒假时,孩子自己提出了想练练书法,中考的时候,不会因为书写扣分。可后来,家附近的书法班时间都不合适,她就在网上买了一个书法视频课,和儿子每晚一起练。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她儿子现在已经是提笔就有意识的把每一次书写当成练字,进步很大。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在初一这个年纪,也因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写一手漂亮字。因此每次作业,我都会当成练字的机会。这个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的字,始终保持着学生时代的规范和工整。
对,我也要用这个方法来鼓励儿子。我自己以前有在网上学过画画,发现网上学习的好处,是细节可以看的更清楚,而且自己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只要坚持,改变一定会发生。
我还想起以前,认识一个妈妈,就是存在对孩子小时候没学书法,初中后定型就不太可能练好的误区。随着作业量增大,她对孩子越写越乱的字管束较少,导致孩子那年中考吃了大亏,读了一所不太理想的高中,幸好最后三年,孩子拼尽全力,坚持边学习边练字,最终还是以高考以高分被北师大录取,算是减少了遗憾。
但如果我们保持一旦错过幼儿时的最佳练字期,就很难练好字的误区,可能这辈子
关于写字的潜能,多半也不会被开发了。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偏见耽误了。
讲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还有就是此刻。”别让青春期错过的遗憾,成为中年的失意。
共勉。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