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守在身边的孩子们上了高中了,而且学校居然如此“霸道”,从8月31号报到那天就把孩子“扣留”在学校再不让出来,据说最近的一次放假将是10月1号国庆节。这下子可把家长们给气坏了,学校怎么这样呢?我的孩子从来没离开过家,万一不适应咋办?我的孩子爱安静,住不惯学校的集体宿舍咋办?我的孩子讲卫生,用不了学校公共厕所咋办?我的孩子正在长身体,吃食堂营养跟不上咋办?我的孩子身体不好,军训六天累坏了咋办?我的孩子带的衣服少,出汗了穿脏了没衣服换咋办?…………家长们因为孩子上了同一所高中而迅速建立起来的微信群,各种各样的担心,顾虑,不满,一股脑地在宣泄着。“必须允许半走读”,突然有家长振臂高呼,接下来很多家长连忙响应。原来之前都听说孩子可以“半走读”,就是为了让子充分休息,中午在宿舍睡觉;但是又保证孩子每天都能回家见父母啊吃好吃的啊等各种补给,晚上可以回家睡。但是当孩子们突然被“关”进了学校之后才发现,世上本无“半走读”一说,因为学校作息时间太紧,全走读又都受不了,所以只能选择住校。看着男家长们义愤填膺,看着女家长们哀声连连,我不禁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虽然孩子们仅仅离开家两三天的时间,虽然孩子们仅仅生活在离家可能只有几公里之外的省重点高中里,但是家长们焦灼、不安、抑郁、激愤,各种思念和担忧充斥在一句句散乱无序又毫无逻辑的微信留言里,甚至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语气,他们的状态,都可以透过这些只言片语跃然我的脑中。
还没完。当家长们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地议论了几天之后,发现学校根本不为所动,于是只能期盼孩子们六天军训结束后可能会放一天假,这样他们就可以见到“久违”的宝宝们了!想想也是啊,虽然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但是秋阳高照,一天天站在操场上军训的孩子们哪天都得汗流浃背累个够呛,军训结束了,汇报表演完了,怎么着也该让孩子们回家歇歇了吧?然而残酷的现实再次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消息灵通人士再次传出校方规定:说十月一放假就是十月一放假,中间一天假期都不会有!
天哪!你知道什么叫做绝望吗?你知道什么叫做心凉吗?你知道什么叫做无助吗?这些家长们正在深深地经历着,他们正在深切地感受着,这就是绝望,这就是心凉,这就是无助!微信群沉默了。没有人再有心情在继续为虚幻的不可实现的假期或“半走读”鼓与呼,没有人再有精力追寻或探讨学校教育到底应该不应该这么绝情,反正说啥都无法表达内心的那种纠结与痛楚,干粹不说了吧。于是大家都在沉默中咀嚼思儿之苦。
突然,一条好消息传来:可以约孩子在晚自习后到学校北大门见一面!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在沉寂的家长群中传播开来,就像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弹引爆了沉寂的夜空!是吗?我真能见到孩子吗?真的吗?我可以给孩子送东西吗?谁说的?学校允许吗?不会吧?那样不会太乱吗?瞬间,惊喜的,质疑的,高兴的,担心的,一条条留言刷爆了屏幕!简直不要太开心!千万不要再是假消息!求神请菩萨保佑今天晚上可以见到我的孩子吧!
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通知孩子们晚上去北大门相见呢?这点问题难不住见子心切的家长们,找老师的,托关系的,找上届学生的,找其他班学生的,以及还有极个别效率较高已经办了电话卡并且成功打出电话的学生,他们既可以在当天晚上就见到已经饱尝“相思”之苦的亲生父母,更可以担当重要的情报联络员,让更多的同学打电话出来或者直接约好同去北大门相见。
就在孩子们军训完的那天晚上,我恰好公务回到滨州,得以陪着各方面状态完全符合上面家长群里各种表现的孩子的妈,一起去学校北大门见儿子。
孩子妈非常兴奋。可能是经历了连续几天的担心、期盼、失望、绝望、重新燃起的希望、相约成功的激动和幸福,整个人的状态都非比寻常。事先买好了水果、牛奶、零食,还有带好了要补给生活费的几百块钱,我们一起到了学校的北大门。
把车停下时,刚刚晚上九点半,但是来这 里等着见孩子一面的家长们已经三五成群的候着了。他们或抱着被子,或提着水果,或背着点心,或拿着钱包,三三两两地站在一块儿聊孩子。你家孩子是几班啊?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啊?你家孩子也住校啊?你家孩子打电话了没啊?你家孩子带了多少衣服啊?你家孩子能不能适应啊?你家孩子将来考哪所大学啊?你家孩子班主任好不好啊?你家孩子有没有竞选班干部啊?各种问题互相问来问去的同时,家长们不断地把扭头去看学校,目光越过伸缩栅栏大门,越过一路大树与校舍,直穿越到孩子身边,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即将下课跑出教室过来与自己相见的样子。
然而并没有。时间不到,还没下课,整个学校非常安静。
门口聚集的家长越来越多,脸上焦急的表情也越来越浓,但是即将见到孩子的幸福感也时不时浮上脸庞,或者绽放在终于可以听见的他们聊天间或有之的笑声里。
手表上的指针已经指向十点,依然没有哪怕一个学生出来。家长们开始有些急躁,纷纷趴在大半个人高的伸缩栅栏门上往院里张望,生怕孩子们不长眼跑出来看不到自己或者自己眼花了看不到孩子,万一错过了这一好不容易才促成的见面机会,那简直就是终身遗憾!有的家长开始忍不住要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是不是还在教室里;有的家长则夫妻间互相埋怨,质疑对方到底有没有把话给传到;有的家长则担心自己的回程,因为他们居然有一大半是来自各个县城,一会短暂的会面之后,他们当中的好多人还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回到家。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消逝,情绪在一点一滴地变化。十点十分,开始有老师的车子出门;十点十五,开始看到有个别的学生回去了宿舍。十点二十,终于有第一位幸福的家长见到了过来会面的孩子。孩子相对平静,淡淡诉说学校里的种种,家长满脸幸福又心疼的样子,不断嘘寒问暖问东道西;旁边的家长们则一方面羡慕嫉妒一方面继续拔长了脖子望着学校里边,期待自己的孩子突然出现。渐渐的,过来会面的孩子多起来了,十几米宽的栅栏门残酷地把世界一分为二,里面是穿着统一校服、军训了六天晒得有点黑的孩子,外面是两手提着东西急切地与孩子沟通的家长,这情景,简直像极了监狱里犯人家属的探监时间。当然,不论里面的孩子高矮胖瘦,外面的家长们询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军训累吗?晒黑了吗?想家吗?能吃饱吗?能睡好吗?办电话卡了吗?办建行卡了吗?同学们认识了吗?老师管理严吗?住校适应吗?
有点奇怪,直到十点半的时候,我儿子还是没出来。此时大部分“探监”的双方已经结束了会晤,孩子们双手满满的回了宿舍,家长两手轻轻却又满心欢喜的往家赶了。剩下不多的家长,趁着老师车辆往外开栅栏门“缩”短时候,不顾保安的白眼钻过了“防线”到了门里边,得以和孩子近距离单独相处一会儿。孩子妈也已经混进大门里边去了,但是仍然拔着脖子往院里看,时不时地盯着跑过来的孩子多看几眼,生怕自己都认不出亲生儿子来了。
十点三十七分,儿子终于跑过来了,一头大汗。原来儿子当了班长,班里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帮着老师去处理,登记这个,发放那个,放学之后并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直接出来,这还是在接到老妈打给班主任老师的询问电话之后,才匆匆放下“工作”跑了过来。幸好,宿舍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十点四十熄灯,而是十点五十。不过,这留给我们说话的时间也非常非常短暂了。我们问了和其他家长差不多的问题,儿子也多少描述了下他在学校的这几天的情况,他妈终于也放下了心。等把东西交给儿子,看着时间已经接近熄灯时间,不得不让他又一路小跑回宿舍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进了宿舍楼,感激地看了一眼刚才没有拦挡我们的保安,两人如释重负,心满意足地开车回家了。我们是最后离开的学生和家长。
第二天我就去了外地,听孩子妈说他的幸福接二连三。先是因为要给孩子送其他必需品,约好了连续两天都可以见到孩子;再是班主任说家长可以排值日表每天晚上去教室盯自习!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群里的家长们再次疯狂,几乎没有任何人有任何不同的意见,五六十名家长迅速报完名然后由热心家长立即排出了值班表!孩子妈有幸第三天,也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当天,就可以去儿子班级盯班了。
虽然老师严格要求盯班人不准带手机,不准与学生说话,而且太多的家长要求盯班的家长捎钱、捎物、捎话忙得不亦乐乎,但是管他呢,只要能见到儿子,甚至是陪他学习一晚,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什么?已经在家管他的学习九年了?无所谓啊,还有三年高中,我愿意继续管啊!什么?几天前还为生活习惯问题吵了一架?无所谓啊,我就原谅他了,只要能看着他,我就足够幸福了!什么?我的时间很紧张?无所谓啊,我就是再苦再累,只要能让我去值班看着孩子,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2017年9月9日
写在孩子妈即将去盯班之前一个小时
附:儿子幼时照片
再附:孩子妈刚刚从教室发来的儿子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