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什么是“好的”亲密关系?
根据英国知名精神分析大师鲍尔比首创的依恋关系理论,一个好的亲密关系状态,便是处于安全型依恋状态的亲密关系。
处于安全型依恋状态的亲密关系有两个指标:亲密感和安全感。
这也意味着在安全型依恋状态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体验:
第一个指标是无忧天堂:
彼此给予对方积极的关注;这会让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深深体会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变化都能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反应,而不是忽视与打击。这种感受会让我们在内心建立起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值得被他或她关注的个人体验。
第二个指标是安全港湾:
拥有稳定的陪伴,意味着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彼此,都可以体验到一种确信对方不会离开的陪伴,在内心感到自己并不是孤单的,进而帮助我们树立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
按照上述两个指标的活动情况,处于安全型依恋状态的亲密关系的人:他们彼此内心富足,不会对爱过于渴求或过于不安,很容易接近他人,也愿意付出,不担心会被抛弃,不论是依赖他人或是被人依赖都会感到内心安定。安全性依恋人群往往认为“大家都是好人”,容易信赖他人,情感上较成熟有弹性,属于天生会爱的一类人,他们在人际中也都是很受欢迎、大家都会不知不觉朝他靠近的一类人。如果你遇到了安全型依恋的恋人,真是大大的幸运,他们会给你安全感十足的关系感受,从不用担心自己有多余的不安全感。
如果很不幸,你们不处于安全型依恋状态,那么你们可能属于以下情况:
1,焦虑型依恋:这类人内心十分渴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希望自己与亲密对象能更加亲密,这种打从内心的渴望会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地粘人,与此同时,他们又总会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从而害怕自己会被厌弃。他们打从心里认为自己很差劲,总习惯否定自己、肯定他人,所以也是非常容易“吸渣”的体质。他们极其渴望被爱,并且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过度付出,轻易地就对别人产生爱情,别人付出了一点自己就想回报一万分,是被人称为“恋爱脑”的存在。这类人往往产生沉重的感情想要交付给亲密对象,一面害怕对方其实不想接受、一面又渴望着对方能够接受。他们常常被另一半抱怨没有私人空间,很多时候会因此分手。痴迷型依恋的人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想要建立亲密关系,但却经常恐惧自己被他人拒绝和厌弃,经常对人际关系如坐针毡,“讨好型人格”往往出现在这个群体中。
2,疏离型依恋:这类人与焦虑型依恋者相反,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而认为别人是没有价值的。正因为这种过度自信,让他们需要把所有事物掌控在手中,从不信任或依靠他人,也怕他人麻烦自己,常常被抱怨太过独立、不与人亲近。与他人的交往时,内心总会形成“反差”,即是对越在乎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越高;对无所谓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很低。他们害怕自己相信了其他人而失去自我,所以在将要产生羁绊的时候,内心会“响起警报”警戒他们不要再向前一步。
3,恐惧型依恋:又称矛盾型依恋,这类人与焦虑型依恋和疏离型依恋者又截然不同,他们总会认为自己和别人都是差劲的,是极度消极的一类人,大概“希望世界末日”的人就在这里面。他们明明很渴望爱却又惧怕爱的靠近,认为“世上不存在永恒”,害怕被欺骗而不愿意付出,认为亲密关系无法维持长久。他人总会觉得这类人麻木且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即使建立了亲密关系也容易对其爱恨交加,甚至加以猜忌、多疑、害羞等情绪,一不小心就对亲密对象施以冷暴力,是极其容易折磨亲密对象的一类人。
支撑起亲密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状态的根本在于两个条件:第一个部分是“我是不是值得被关注和被理解,我周围的世界是充满爱和理解的还是充满着冷漠和忽视的”。第二个是“我是不是会随时被对方抛弃,我周围的世界是不是安全稳定”。这两点对亲密关系中的人的内在安全感极其重要,因为任何包容、理解、耐心等品质,都是建立在一个稳定且让你感到被重视的基础之上的。
成人的依恋模式往往在婴儿时期会“种下果实”,安全型依恋的主要养育者不会有过多的焦虑、回避特质,一般都能对孩子进行周到、充满爱意的照顾,从不会忽视孩子的吵闹、啼哭,让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有脚踏实地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在被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父母抚育长大后,也会是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少出现对亲密关系抵抗、回避的现象。相反,不安全感型的主要养育者则容易养育出相同的孩子,她们认为婴儿时期的孩子“不懂事”,哭了只要忽视就好,孩子哭完了就结束了,这样只会产生最坏的结局——孩子长大后也成了不安全型依恋者,不会对家人、爱人以及亲密对象表达爱、索取爱,获取幸福的方式就更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和弥补一些小时候的遗憾,如果你希望跟亲密关系中的对方越来越“亲密”,也就是成为“安全型依恋”状态的亲密关系,你需要依次完成以下三个动作:了解自我,自我接纳,新的选择。
首先,了解自我。这种了解并不仅仅是了解我属于什么依恋状态,而是真的去了解自己在面对重要他人时的感受。我会感到开心还是难过?如果难过的话,这种难过是什么样的难过,让我感到若有所失?还是感到被人遗弃?那么这种感觉在我的生命经历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带给我这种体验的人又和我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之间是怎么互动的?这种互动又能让我有什么样的体验?这是一系列复杂、深刻但是异常真实的体验。理解自己内心这些复杂情绪感受的最重要原因是,人需要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后,才能真正地回到自我身上,调动自我的潜能去发展更好的自己。
其次,接纳自我。这种接纳自我指的是在给予自我情绪以释放空间之后,真切地去理解自己内心那些被压抑的、未被满足的期望。也许你需要的是一个积极的关注和陪伴,亦或者一个没有入侵、可以只让你自己关注自己的情感空间,再或者一个不用以讨好去换取的无条件支持。期望来自于遗憾和缺失,它们平常会被许许多多无法表达和得到释放的负面情绪深深的压在人的心底,它会不断的召唤你,但是童年的负面经历会不断的在你内心用负面情绪阻止你去清晰的看到它。比如说也许当你尝试去寻找积极的关注和陪伴时,那些负面情绪会告诉你这并不存在,你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所谓的接纳自我,就是如何去真切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眼睛观看自己的内心,发掘自己的期望。
最后,尝试新的选择。在能够给予自己空间的前提下,发掘自我内在期望,以此为基础尝试实现这些期望,做自己的最好的照料者。这也是大部分人际关系发生积极转变的最好机会。
最后,总结一下,要想发展出“好的”亲密关系,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处于何种依恋状态以及这种依恋状态下的真实感受,尝试理解这种感受的“前因后果”,发掘在这个感受背后被压抑的期望。最后尝试新的方法弥补这些期望,用这些好的体验去帮助自己重新建立起内心关于对人的信任和对自我价值的稳定感受,最后完成积极的转变。
🙏以上,与君共勉。
关于作者:杨大维,专注于组织情商与幸福的研究与实践。拥有《激发:高情商影响力》、《礼物:幸福的五项实践》、《真我:领导者自我觉察》、《选择:互动中的情商(中阶)》、《亲近:互动中的情商(高阶)》等热门版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