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觉得时光犹如壅塞之水,断断续续,流畅不通。我亦渐渐缺少了时间的概念,迷糊的沉浸在这如一潭死水的岁月里。韶华舞流年,岁月如驶,我还是很清楚的知道近来浪费颇多时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孔明在告诫儿子的书信里的这句话,使我尤为忐忑,渐而坐立不安。
我时常是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因而对近来养成的无聊消遣习惯深恶痛嫉,而杞人忧天……或者说---对忧虑未可知的未来实在应该给予批驳。应该立足现实的实际,高效做好时下当做能做的事务,目标内,脚踏实地,奋力而攀;追求里,循序渐进,莫要止步;能力之外,无可而知的其他,最应放下。于我等常人,如此才是务实,不称虚度。
王逸少曰:“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曹孟德说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至于现在,我们仍记得年少时熟记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古句。人短暂的旅居于世,而时光渺渺,无可算计,旷远无垠。落叶扫于秋风,石头蚀于流水。人是不堪攀谈沧海桑田,天长地久的。于生命而言,这是谬语,因这只限于信念、情感。既生命短暂若此,该当如何存在?如何踏步在诗和远方的路上?
我想,我们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经历会指引我们进行选择,然而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世界上纯粹的东西极为罕见,我们所谓的追求、目标到最后都是混合物,即使初心单纯。
陶元亮的爱山水、喜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形象成为之后士大夫的理想,直至今日。而其自身也是丰富的,归隐田园的元亮自然是惬意无比的享受过一尘不染的乡下人间烟火,其简朴洒脱,颇有自得之乐。生活和社会都可以说是染缸,元亮稚子充盈,米粮却不多,不久便无以维计,最后也到了乞食的地步。钦叹之余,不禁潸然泪下。这实在是他的气节,也是他的无奈,当然,这也是完整的元亮。太白不是借酒洒脱之人,其质性旷达。早年书剑飘零,辞乡远游,求学四境,诗学颇有造诣。而其也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恼。幸而太白是浪漫的,励志的,决绝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怕太行阻碍,黄河塞川,坚信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今人不知道古人对其自身价值的评判,这是必然遗憾。今人的评判于古人而言固然是失偏颇的。今人的价值不在其他,总的来说,在这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生命之水上。青年人的现在,气势正汹汹,奔腾和迂回,都是他的状态,若要再细分他的价值,只能笼统的在他自己,也在他的途程。
总之,人是短暂的活在当下。花谢再开,树枯复荣,月缺会盈,几度春秋,人却老了。古之大家大多都有对时光易逝,面容易枯朽的感慨。生命的价值当然不是既定的,至于如何存在,没有人肯定的知道怎样存在。只能说,做一个惜时、务实而有追求的人,在发展变迁的社会洪流中,随缘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