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垒磊
篇目:第四、五章
感想:
人生在世,免不了与人的各种交往,所以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处理这些关系,大有益处。
001 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在自己的认知里,一直认为给别人提供关心和帮助,总是好的,因为毕竟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不说自己无私,起码没有太多私心。
反思:细细想来,有些关心,只是自己觉得,自己认为是好的。但别人未必需要啊,这时候就陷入一个坑里了:过于热情。
这时就得看清真正的受益者是谁了 ,不能先假定对方一定会受益。那么行善就要看情况了。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分寸,不能做烂好人。
————————————
002 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关系
01 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总是为子女好?未必。
父母的很多行为看起来都是为孩子好,而且真心实意,但是又都好像有目的。
比如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愿意学习,那么父母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02 恋人和夫妻关系
两个人在一起,首先靠的是吸引力。因为你可以从对方那里听到很多的故事,也可以感受到很多你没有见过的事。
但是相处时间长了,双方的经历又都趋于相同时,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为了保持这种吸引力,需要怎么做呢?就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还有亲戚关系,朋友等等…
——————————————
003 社交
认识社交,因为有很多资源买不到的东西是通过社交来进行的。比如我们快乐的感觉。
不要随意使用自己的人情,能直接用钱解决的,最好不要去麻烦别人,因为这种行为也是极不明智的。比如很多人开车被罚时,就习惯托关系摆平,过后还得请人吃饭。既要多花钱,又得欠人情。
那有人说,这样社交有错了。社交有没有错 ,要看社交有没有效。另外,挑选社交对象时,最好是跟自身资源差不多的。
——————————————
004 认识人生
我们人生当中更为重要的东西。
活着的全部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经历,我们永远在不停的赶路,不停的奔跑。达到一个目标,又去追逐下一个目标。那么我们活着的全部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些过程当中,所拥有的记忆,还有情感,这些只与自己有关的东西。
——————————————
005 格局
格局,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书中给出的解释)。
如果说五感是对世界的初级判断,那么认知就是高级判断。
格局大的人更愿意分享,认知程度更高,也更容易达到共赢。
格局小的人只注重眼前,比如有些人看见身边人比自己优秀时就开始使绊子,觉得只要对方变差了,好像自己就更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