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嘲读书无用的“北大屠夫”陆步轩,20年后年销售18亿
1999,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开始卖猪肉,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媒体曾铺天盖地进行了报道。
为此,还引发了一轮“读书无用论”的讨论,众人群嘲陆步轩的书是白读了,对此,陆步轩曾经道歉:“我给母校抹了黑。”
但是,20年后,他靠猪肉和由此带动的生鲜等产品,年销售额18亿。回想当年的读书无用论,他感慨:“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对此,有网友热议:“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基本都是没读过书的......”
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但与其说改变的是命运,不如说改变的是思维方式。人与人的差别,根本就在于思维和认知,认知上去了,财富自然会跟上。思维从哪里来?大部分是从书中来。
但是,时常会看到有网友问“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我们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首先,你所谓的不少,是多少呢?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7.8本。如果你一年读300本会如何?其次,你读的书,能记住多少呢?最后,也是最最关键的,读完,能运用么?
如果我们能每年读300本书、能记住精华,还能运用,那相信你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变化,你的人生也会开挂!
所以,我们就来聊聊下面的这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它能给你答案。
一年读300本书,能记住精华部分,还能运用,神了!
《实用性阅读指南》,作者是日本的大岩俊之。他和我们很多普通人一样,曾经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有一份还过得去的收入。他曾经不爱读书、读了记不住、行动力超级差。
但是,自从他发现“成功人士皆是读书家”后,马上开始大量读书并行动,人生仿佛开挂,不但一年能读300本书,而且能记住精华,关键是还能学以致用。从打工仔实现了自己一个个梦想。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他把自己的经验、精华,写成了这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那么,这本书说了些什么呢?
这本书首先说如何有效率地读书
1,一本书中的精华,需要记住的,不是999%,也不是99%,甚至不是20%,而是4%!这真是颠覆了传统认知:
28定律很多人都知道,作者说,这也同样适用于读书“全书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内容”。
作者认为我们读一本书(强调是商务类、工具类书籍)可以不用所有的内容都耗费同样的精力,只要着重去读那最重要的20%即可,而真正的精华,也就4%。
具体是:
1、
明确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读书。
他举例,如果你想买一辆例如两厢车,那么你会发现满街都是两厢车,反过来也一样,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关注。你仔细闭眼想想家里窗帘、被子的图案,说得清楚吗?够呛吧?你天天看到的东西,如果不用心,都说不出来,读书也是一样,一定要用心,才能记得住。
2、
先看序言、目录、后记,掌握整本书的基本结构。挑重点的多看,不重点的快快带过。
3、
有时间意识
给自己规定读书时间,一本书规定今天必须读完,那么就会主动去找20%最重要的部分。
这样,一年读300本书,才有可能。
其次,怎么才能记住书中的内容呢?
1、输出
通过公开写作、研习社等进行。作者通过宣讲,发现一个知识,能讲出来,才算真的掌握了。
2、记笔记
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创造出的一种非常高效的思考工具,它的核心在于将我们头脑中思考的内容转化为能够看见的图形。大岩俊之还在书中总结了它的如下好处:
·整理思路
·大幅度提高构思水平
·提高记忆力
·容易产生新的创意
·可以简短地总结大篇幅信息
·图表等增加视觉效果,让人一目了然
本书的思维导图:
书中举例,演说术的思维导图:
最后,如何学以致用呢?
1、设立目标
按照SMART法则设立目标: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 可预见的 ),Achievable( 可达到的 ), Realistic ( 实际的 ), Time – bound (有期限的 )
所有的目标要符合这些要求,例如量化。
什么是量化呢?举例来说,如果你对一个前台说,你要快点接起来电话,这个很难界定,但是如果说:“三声起接”。就是一个电话打进来,响到第三下时,你就要接起来。不可以让它再响下去,以免打电话的人等得太久。这就是量化。
2、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让自己兴奋起来。
埃米尔在《意念力:疗愈自我的心理暗示法则》书中,讲过一个集体自我暗示的例子。当时在法国,一种据称新型血清刚刚被发现,可以治愈肺结核。这种血清被注射到患者身上进行试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接种疫苗的人,咳嗽减少了,其他不良症状也消失了。大家都好开心!
而事后大家突然被告知:这种血清只不过是从前在试验中没有产生作用的普通药物。这下好了,原来病好的患者,又纷纷哎吆哎吆病倒了,原有症状很快卷土重来。
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自我暗示的力量。被誉为“空中飞人”的乔丹,身高198厘米。但你知道吗,他直到高中时,身高也只有175厘米,曾因为太矮而进不了校篮球队。乔丹的父亲173厘米,母亲168厘米,哥哥姐姐也不高。从遗传角度看,乔丹是不会长太高的。但是,他太热爱篮球了,当被校队拒绝时,他异常沮丧,并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长高!快点长高,快点长高。”
乔丹每天都盼望自己长高,想尽一切办法,吊门框、吊单杠、做深蹲。奇迹真的发生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的身高迅速增加,从175厘米达到了192厘米!此后一切事情都变得顺理成章了。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这可是真事。
一般来说,在事情具备可实现性时,你相信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卡耐基也说过:你就是你想的样子,你还能是什么呢?
3、明确差距,设立差距值
4、将行动划分为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每次进步10%:
中国有句老话,就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是这个道理。
5、立刻行动!同时,进行时间管理:
下面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先做第一领域,但是要尽量减少第一领域的事情。平时多做第二领域,减少第三领域的发生,抛弃第四领域。
回到开头的北大屠夫。陆步轩说,过去混得不如意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北大毕业,但成功后的他,不再避讳自己北大毕业的身份,曾经很多年不愿意自称为“文人”的他,现在也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了。他不再自卑、惶恐,历经多年,他终于和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握手言和。
陆步轩说,现在公司里招了不少研究生、本科生,他也经常现身说法,开玩笑说他们是 “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 , 来鼓励年轻人俯下身子,多多读书、认真做事。甚至他还创办了屠夫学校:
甚至,人家还专门写了本书:《北大屠夫》,来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
下图,售卖会:
下图,作者和书合影:
苦读书的人,自古就有。著名的古人苏秦。刚开始读了一些书后,找工作都难,只能回家。心寒的是,家人还嘲讽他“读那么书有什么用啊?”苏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的“读书”,成就一番事业。
他从此闭门谢客,苦读一年,最后苏秦握紧小拳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再好好读书,他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于是将自己关进小黑屋,开始闭关修炼,认真研读。苏秦读书也是非常的刻苦,当读书读累了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戳,鲜血一直流到脚那里,这也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中的刺股。(这个当然不科学、不提倡)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终于出关了,凭着学问,成功出道,挂上六国相印,迎来人生巅峰。
如果你觉得读书还没改变你的命运,可能还是因为你读得太少!不够用功!如果每年读300本书,会有不一样。
我去年读了50本书,今年目标是读100本书,现在才7月份,就已经提前完成了,这些书给我改变很大!
《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有效率地读书、如何把书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从而提高能力的实用工具书。书的最后一章还分享了作者通过读书并实践几本书的知识,实现了成功创业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读完的行动
著名的作家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人生,需要行动。有空去读一下这本书,开始行动吧,一年读300本书,足以改变你的思维和认知,从现在开始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