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什么时候我早早拜托前辈从日本亚马逊上给我带了这本书,拖拖沓沓于上周才读完最后一章,一直告诉自己有作业,要归纳,今天才交了差。
关于东野圭吾的作品,我从前胆儿小,一直不敢看,前年开始忽然对他的神秘且具破案精神的著作所感动,索性买了一堆,细细研读。这次这本书是他デビュー30周年的作品,我开始读的时候去搜索相关维基百科,但是由于买的比较早,却也无任何线索。肤浅而又直接的我还是按照《白夜行》等的标准推理小说,在一开始就让自己走进了判断谁是杀人凶手的坑里。不管算不算剧透,我决定从下述几个方面去谈谈自己的感想。
情节安排与构思
构思巧妙一贯是东野先生的特点,文章的开始安排的小男孩,看似云淡风轻,貌似只是起到了要抛砖引玉的目的,但其实文章的最后才揭晓了,小男孩宗吾正是在后来接收了瑞穗的心脏移植。但是,东野先生的安排是并没有在一开始小男孩去那幢特别的别墅时点就设定了小男孩已经做了移植,而是错开了时空,在文笔安排上有种层峦叠障的技术手法,也为薰子对小男孩说的话做了很好的、让人巧叹的铺垫。
问题提起-关于生
生如夏花灿烂。可是才要入小学的瑞穗却突而死亡,或许死亡这个词并不恰当,是脑死。东野先生正是深深思索了这个问题,才有了这样的作品。脑死后,并没有所谓的瑞穗的思想存在于世,但是她的心还跳着,好像平静地睡着了。一部法律宣判她死了,但是如果这个时点她的妈妈用刀子捅进她的胸膛,她妈妈算是犯罪吗?警察却也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可是当她的心脏移植给新的生命,延续在这个世上的时候,人们又以为她生了下去。法律如何、并且凭借怎样的条件去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彷佛又回到了哲学的境界,我是谁,从哪儿来,我如何证明我还活着。
这个世界有一个伟大的名称-妈妈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作品里的薰子,播磨家的女主人,是即将成为她事实的情人谋害了薰子可爱的女儿瑞穗,所以肤浅的我还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杀人凶手的蛛丝马迹,或者是寻找想要做案但是又想要做的不留痕迹的证明,事实证明我错了,这个即将成为情人的人设只是一个微不足道,假借悬在那里的人物而已,这部小说根本不是从来传统而言的悬疑小说,只是在悬疑氛围中让我们细细窥探人性,让我们有个人认真思索的机会,让我们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思考的作品。我还怪着这个妈妈的薰子,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深切地认为过她凭什么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要像操纵玩偶般去死死的抓住这个孩子的一具空壳,我开始的时候真的不能够理解这个已经近似疯狂的妈妈。但是就是在儿子生人的生日会上拿刀要刺向瑞穗的时候,和警察出现焦点对话的时候,我真正明白了,这个女人是有认真思索过什么是生,作为一个妈妈,她极力迫切地认为,一部法律真的没有资格也没有永恒的决定权去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妈妈的爱啊,无私伟大,在最恐惧的时候,妈妈表现出来的力量,无可取代。
我所感受到的东野圭吾
有人觉得这部作品没什么,远不如其经典作品那么震撼。然而我以为这是一部幽幽道来的,符合东野的作品。东野圭吾是理科生,这本书的整体背景有通过软件高科技以及器械来使人体运动的描述,也有通过高科技的开发让残障人士通过脑电波运动的叙述,无一不是他得意的领域。还有,这本书让我最震撼的是,和以往他擅长的人物心理描写不同,就那样一个由于溺水事故而脑死的可爱女孩儿出场的时候,任何人和她的搭台都显得慎慎的,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背后窜凉风。不管是哪一个角色和人设,都让你觉得鲜活饱满,而不同于他人,我想所谓好的作家,便该如是吧。唯一觉得遗憾的是,总感觉接受脏器提供和移植的转变有点过于唐突。
为什么叫人鱼?
书名其实和内容完全没有直接联系,为什么叫做有人鱼轻眠的家呢?我的疑惑有以下推测。
1标题党,仅为了吸引读者购书。
2瑞穗那善良可爱的个性就像美丽的人鱼,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3宗吾看见坐在轮椅上的瑞穗,以为是腿不方便,那么可爱的女孩儿,不能走路好像楚楚可怜的美人鱼。
我不是东野圭吾,他的想法是什么呢?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了这本书,思索了人、生,思索了母亲,思索了美好的一切,思索了作为国家社会怎么去处理脑死和今后的脏器捐赠和提供这一热点问题。谢谢总有好的作家带给我们让人思索的东西,尽管不是所有的东西都100%完美。
转自2017年5月8日 大嫣儿妈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