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部分赴日实习过程中相对特别的事情。
我们首先是在滑雪场工作。
(1)
第一天,由于我担心自己会认不清路,所以特别早就出发了,后来到达打卡地点的时间也特别早。遇到一个小姐姐,她主动跟我打招呼,介绍自己。然后我也回应着开始自我介绍了。我本来也有点担心只有自己一个人,如果遇到日本人主动跟我说话的话,自己会应付不过来,不过后来发现到了那个场景很多话就自然而然地奔出来了。我们后来还聊起来了。没想到她恰好就是和我在同一个岗位的!后面一整天都是她给我说明和介绍具体要做的事情。特别耐心和亲切友好,多亏了她,我也很快就适应了。一整天下来觉得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的自然而然地被“锻炼”了。让我想到了李笑来老师说的“刚需”。当去到外国的环境,用外语交流就成为“刚需”,相应地水平也自然而然地会有所提高了。
(2)
意外地发现中途需要用到英语口语。虽然我的英语口语也不算很好,不过幸好还是学过英语的,在关键时刻还是派上了用场。比如遇到一个客人说没有票,用英文询问买票的地点,恰好我前一天特别留心记住了一下,这回派上了用场。我带那位客人去到买票地点,由于他说的是英文,售票处小姐姐说日语,我还在他和售票处之间做了一点小沟通。后面他主动说他是来自新加坡的,我说我是来自中国的,然后我们又小聊了一下~还有客人问山腰上的餐厅是否开店等等的问题,我听懂了日本人前辈的话之后就尝试着用英文解释给那位游客听。
(3)
中途还遇到不少中国游客,她们不知道我是中国人,一开始用英文问一些事情,后面我和旁边的小伙伴用中文确认她们的意思的时候,她们也激动地突然蹦出了中文“对,就是这个!”然后我们互相很惊讶地发现彼此竟然是都是中国人,大家都很激动,真是“不问不相识”哈哈哈。
还遇到一些特别热情的外国客人,由于我几乎每次检票的时候都见到他们,见过他们很多次,我们也彼此认得了。后面他们来的时候也会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说“嗨,我又来啦~”
此外,我实习的地方还有一些特别的方面:
比如严格规定正式工作开始前15分钟内打卡,晚了不行是一定的,比较特别的是提早也不行。比如8点正式上班,前15分钟就是7点45分开始。打卡时间一定要在7点45分到8点之间。过了8点打卡固然不行,但即便是7点45分的前一分钟,7点44分也不行。所以到了差不多打卡的阶段大家就会时不时地盯着时间。这样规定的背后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背后一定有它的道理。接下来还是要多观察,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