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分钟,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且坚定不移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无论亲密到何种境地,甚至生死相许,有些事也必然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比如说学习,就注定是一个人的事。
一分钟后,在我写下了一连串报班、择校、选名师等词语时,又禁不住回想起走过的路,第一次认真的推敲起这个问题,竟发现自己忍不住去想:“学习到底是谁的事?”自己、家庭、社会,脑子里犹疑地同时窜出三个答案。
假设学习是家庭的事。放眼身边,学龄前不报学习班的孩子几乎没有。这个阶段,孩子没有独立思考,家长让学什么学什么,只要家长坚持,孩子基本就能坚持。而且无论你的家族有没有艺术家、音乐家、画家、体育冠军等的耀眼成员,孩子们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健身武术等“十八般武艺”的习练,从无到有、到像点儿样都是不难做到的。学什么、怎么学、跟谁学,学不学,是家庭在做出决定。古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是从遗传基因和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方面,再进一步决定孩子的某些天分和学习程度。学习是家庭的事,我觉得这个假设成立。
假设学习是社会的事。一人学习,全家总动员的说法尽管可能稍有夸张,但是中国多数普通家庭,在面临、正在或经历过早教、学龄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后,无不感受到人生的“升华”。从早期素质教育的选课、报班,到入托入学的择校、择师,再到陷入疯狂地补习大军,贯穿其中的十几年如一日的接送,家庭在学习中的参与度、紧张度简直不要太大。当人们过度看重甚至争抢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没有安全感的体现。而这是不是说明,学习恰恰是社会的事。社会的风气、社会的资源,社会的公平,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的教育体制。当这一套社会的事都做得更好的时候,孩子们是不是能更自然、更平和、更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家庭是不是也会少了很多的比较、焦虑和无措。学习是社会的事,这个假设我觉得成立。
假设学习是自己的事。中国有句谚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同一个班级的同学等,人生都可能千差万别,包括学习的结果也是。有一句电影台词大概说的是,即使两个人紧紧地拥抱,也无法真正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思想是很私人的事情,读一本书、解一道题、作一篇文章等的思想过程,旁人是无法进入的。行动也是很私人的事情,用几分专注、几分勤奋、几分坚持做一件事情,只有自己最能掌控。尤其在具有独立思想意识后(一般界定在12岁左右),一直到漫长的终生学习,除非是自己的真心,否则再强大的外力也会有无力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说的就是这个理儿吧。学习是自己的事,我觉得这个假设成立。
中午时候,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对面路上踩着轻快步子的女儿越走越近,尽管隔着窗、隔着路,我依然能感受到她飞扬的活力和喜悦。我嘴角带着笑意,对自己说“真是个阳光的好姑娘。”不多时,手里拿着饼干和糖果的“小女孩”进了屋门。
我:“Hellwo!”
女儿:“Hi”
我:“我要写个小文章,结果一想就想多了。”
女儿:“嗯,有时候是想就会想多。妈妈你想什么了?”
我:“就是昨晚上我问你爸爸陪读、陪玩儿、陪聊、陪闲,如果舍弃一陪,你舍哪个?他认真的想了一下说“陪闲”。我说曾经咱俩的答案都是陪读。因为我说、你也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我想写个小文章,结果一写发现⋯⋯”
女儿:“发现这是个假命题是吗?学习确实是自己的事,但学习环境不是。”
“oh,my god。”我激动地竖起大拇指,“通透”。“所以我最开始的题目是《学习只是自己的事》;然后想到一些事情,改成《学习是自己的事 也是家庭的事》;然后又想到一些事情,现在的题目是《学习到底是谁的事》。”
女儿开心地使出剪刀手,“耶”!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是自己的事,是家庭的事,是社会的事。
正如女儿精妙地回答:“学习确实是自己的事,但学习环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