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与秦公对话有感

原对话摘录

秦公:商君,你觉得秦国能否一统天下?

商鞅:可与不可,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去想,去努力。

秦公:商君,你的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啊!天下纷争已久,一统大业自然艰难。商灭夏,用了两代;周灭商,更是历经三代,近百年。秦国从弱变强,也用了二十多年。若要东出与六国争天下,直至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这伟业何时能成,我真是无法预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天下时势,秦国统一天下,将比周灭山更难。至少要经过几代人的反复较量。

秦公:商君,你的志向真是吞吐八荒啊!

商鞅:君上,正是如此。

秦公:未来该如何做呢?

商鞅:坚守法治,代有明君。

秦公:坚守法治虽难,毕竟有法可依。但代有明君,这比登天还难啊!

商鞅:鞅不敢苟同。若我们将坚守法治当作长期国策,代有明君其实并不难。

秦公:果能如此,商君你真是开千古先河啊!

商鞅:君上试想,若事事有法可依,人人依法办事,朝野便会自行运转。就算出了一两代平庸君主,只要秦国法度不改,国家照样不会变形糜烂。除非有大奸大恶之权臣加之昏聩无度之君王同时现世,蓄意坏法,秦国才不会崩溃。而这期间,若有一代雄主崛起,加之秦国强大国力支撑,其完成统一大业便指日可待。此所谓,以法治成明君,以法治防昏君。

秦公:商君远谋,定秦国百年大计,扫渠梁毕生疑云,当受我一拜。

商鞅:鞅不遇君上,何能伸治国之学。

秦公:秦不遇商君,何能成此大业。

有感

先感动于商鞅与秦公(秦孝公-赢姓,名渠梁)高山流水之情。

商鞅之想法超前,能与不能不重要,想与不想,才是关键!凡遇事,若不想,那自然动力全无、后续全无。若想,即会想尽办法去做!这便也是我辈理想主义坚守信念之理。

而“坚守法治,代有明君”。此不仅仅为治国之道。用于修身,此理亦同。人总有思想困顿之日,若有“法”可依,无论困顿与否,每日均有事做。即使偶尔困顿,也不忘必行之事。则长此以往,日有所进。以“法”促行,穷则守理。假以时日,若一日清醒加之日积月累支撑,理想主义何愁不成?

自此,理想主义不再是空口白话。相信大多人都曾有过理想主义之信念,后与其说败给了现实,不如说是败给了自己。而理想主义的完成也必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大秦统一尚且历经六世,何况我辈心中之理想乎?

乙巳年庚辰月甲寅日癸酉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