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愿分享玩具是自私?其实是我们错怪了他们!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最“自私”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自私”表现。

不愿分享玩具

有一天,我带豆豆去亲戚家做客。豆豆看到了包包哥哥的玩具,拿起来玩。包包看见了大叫:“放下,不许碰我的玩具。”

“妹妹就玩一下,不会拿走也不会弄坏的。”我说。

“不行!”他赶紧把玩具抢过去,拿回他房间藏起来。

他爷爷看到了说:“就给妹妹玩一下嘛,怎么这么小气。你去豆豆家也玩人家玩具啊。”

“豆豆玩这个。”他递过来一个摇铃。

这是我的玩具,就不给你玩!

他弟弟嘟嘟看到桌子上的玩具,过来玩,包包过来抢不让玩,弟弟大哭,奶奶过来:“你那么多玩具,给弟弟玩一下也不行?”一把抢过玩具给弟弟玩,这时轮到哥哥哭了。他俩每天都在上演抢夺大战,没少因为玩具和吃的问题打架。

不愿分享吃的和看中的东西

嘟嘟饿了,奶奶给他拿了一小块馒头,奶奶说“奶奶吃一口”“不!”连忙拿着馒头走开。

”他也是小气鬼,在他手上的东西就很难要到手。”他奶奶笑着说。

豆豆拿起沙发上的一个纸盒,嘟嘟赶紧跑过来说“我!”“我!”,一把抢过去。

我笑了说:“嗯,是嘟嘟的,都是嘟嘟的。”


是我的,不能碰!

不愿他人碰触自己最亲的人

他奶奶抱起豆豆,他就不干了,抱起奶奶大腿就开始叫唤,不给奶奶抱豆豆,他也要抱抱。嗯,奶奶也是他的!

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就不愿意分享玩具或吃的,不愿意让别人碰他们的东西,就算是自己不玩的,不要了也不让其他人碰。还不愿他人碰触自己的亲人。这些看似“自私”的表现,背后的真相你们了解过吗?

为什么小孩子不愿意分享呢?真的是自私吗?

其实这些看似“自私”的表现是孩子自我成长的自然法则。

教育家孙瑞雪说:儿童必须拥有东西,才能借着拥有的东西发展。通过占有“我的”私有财产,才能渐渐明白“我的”,才能形成自我意识。才能区分“我的”“别人的“。这是区分“我的”的自然方式。

在这个成长的阶段,孩子会全力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儿童天然有一种对失去“我的”东西的害怕和保护“我的”东西的意识。在2岁阶段,如果没有建立“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规则,孩子眼里看中的一切东西,都是“我的”。

因此,不要认为孩子不愿分享就是自私。


图片源于网络

那什么是自私呢?

不够慷慨大方?不愿分享?占有欲强?

自私是指在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选择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  。


拿走公厕的卷纸,就是损害他人的利益

而孩子没有自私,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行为,是自我成长。通过占有某样东西,来区分自己与他人;通过占有东西,来体验“我”的存在,这是自我价值感的开始。

这样孩子成长后不会出现一切评判都基于他人和外界的情况,也不会依靠他人和外界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我的”意志的出现,是真正走向独立的开始。尊重孩子的意志就是支持他的成长。

如果你强迫他分享或对他进行负面的评判,都会给他的心灵造成伤害,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

孩子从“我的”开始,占有“我的”东西,拥有“我的”想法和意志,逐渐形成自我。5岁时孩子开始分享“我的”东西,以便能拥有更多的东西。


朋友,给你吃!

因此,作为家长在2岁时应该给孩子建立“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道德观念。只要等待孩子自然成长就好,孩子愿意分享的时候他自然就分享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制定落地的目标? 001 目标的定义:你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全年目标,这个目标会给你带来实际的结果,比如加薪...
    四季临海阅读 212评论 0 1
  • 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愿你走过平湖烟雨,岁...
    limeiqi阅读 148评论 0 1
  • “呵…你说,我们打了几天了?”勇者将剑插在了地面上,用仅存的右手勉强地撑住了自己的破烂的身躯,嘴里不断喘着粗气。 ...
    Season_Raymond阅读 2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