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营是什么?
运营通过一切手段将产品与用户更好的连接在一起,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运营是目标导向的,工作内容是非标准化的。从产品信息流动的角度来看,运营主要分为四大类: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隐藏其中,辅助其他运营的决策。在互联网时代,运营人员设置的每个按钮、落地页的点击量,以及这些点击的来源都可以被观测到。凭借数据分析,可以优化内容的创造、活动的设计、渠道的配置和用户的维系。这些运营工作不是孤立的,彼此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项完整的运营。
但运营不仅仅只有这些,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有社区运营、平台运营、产品运营、新媒体运营等职位。公司运营团队的结构主要分为产品运营团队、平台运营团队和活动运营团队。产品运营团队更偏向内容、数据、用户分析,对产品销售情况的追踪分析和产品升级负责。平台运营团队更偏向用户、数据和活动运营,对平台的各个入口通过A/B测试和数据分析进行优化。活动运营团队更偏向活动、内容、数据运营,必要时也需要做渠道运营的工作,主要工作是根据当前时点和需要策划活动刺激用户或进行用户教育。
运营人的职业路线
作为一个职场小白,讨论运营人的职业发展,我只能在此将我的所见所闻和课程里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做一个对照、梳理和分析。另外,很有幸碰到这么多友善的公司前辈,谢谢。
首先,我想无论是什么行业,职业的晋升和发展往往伴随着对所做工作和所在行业的认知的不断深入。在我所在的公司,整个运营团队大约在25人左右,职业等级划分是市场/运营专员-资深市场/运营专员-市场/运营经理-资深市场/运营经理,再往上是总监以上的级别。我是一个在运营组里实习还未满4个月的人,目前主要做的就是属于执行和打杂,上banner,发推送,偶尔写一两篇短文,基本符合“纯新人小白”级别。
由于我现处于小白阶段,受限于认知和现实,这部分的重点将在梳理和分析P2-P3阶段的同事前辈们的状态,对P4和P5阶段浅浅聊聊。
公司里处于P2阶段的同事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做了2-3年,基本上都是专门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工作,独立负责一些项目。在这个阶段里的同事们,主要做的是数据运营和用户运营,因此重点谈谈这两个岗位在P2阶段负责的事情。数据运营,主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确认当前业务状况是否良好,如有问题可能是哪几个环节出现问题,配合Leader做决策。同时,辅助其他同事进行用户调研和用户洞察,比较少做其他方向运营的事务。用户运营,独立负责某个小客群的拉新和维系,对这些小客群进行用户调研和用户分析。
下一个阶段是P3阶段,业务骨干阶段,这个阶段的同事一般已经工作5年左右,甚至更久。相对于上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同事不仅仅专于某一个方向,更是精于某一个方向。公司里处于这个阶段的有偏向内容的、活动的、用户的和市场竞品分析的。在这之中,我比较了解的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工作情况。活动运营,策划活动,保证活动的顺畅进行,在策划中也需要对每次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写活动规则和活动文案,甚至有时需要寻找推广渠道。用户运营,需要针对某些长期项目不断进行文案、图标和入口的A/B测试,进而通过数据分析,获取当前的最优方案。
P4、P5阶段的同事都已经是团队Leader,工作大约在10年左右,甚至更长。他们协调整体资源,常常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结果把关,也透过这些工作成果进一步进行更高层面的决策。在与他们共事的过程中,我常常惊诧于他们思维的缜密和大胆。他们对我负责的事情的理解是远高于我的认知的,往往我只看到执行,他们看到的却是面向终极目标的。
最后,通过这次梳理,发现我原本对PN的的“N”的理解是错误的——以为N约等于工作年份(至少P4之前)——我之前对职业晋升的过分乐观了。在P4阶段之前,每个阶段也不一定是1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能力上和职位上的“升级”。P2阶段晋升到P3阶段是很有可能需要3年左右,因为P3阶段多要求的至少需要基本的文案功底,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一项专精的方向,即较为全面的综合能力。而P3阶段到P4阶段的晋升则需要看机遇、看个人悟性、看个人努力,并不是熬资历就能上的。